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新農村前程似錦,致富路策馬奔騰
行走在三穗縣臺烈鎮頗洞農業園里,四野是黃白間雜的菜花,新妝的柔柳在機耕道兩側隨風輕擺,苗圃、大棚、依山小洋樓……明媚的陽光下,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的風景畫。
這里的一切變化,正是得益于州委推廣實施的“發展、管理、服務”農村基層黨建的“三駕馬車”新引擎,以創建“和諧鄉村”建設為契機,夯實村民自治管理本領,創新推行“寨管委”網格化管理新模式,提升村居為民服務能力,廣泛推廣以“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為代表的黨社聯建工作模式這股基層黨建“東風”。
“黨社聯建”——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如何有效解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有效鏈接,如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如何引領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我州通過多年探索實踐,認真總結三穗縣臺烈鎮頗洞村黨社聯建成功經驗,按照試點帶動、分步推進的思路,采取配齊配強村黨組織班子、實行村黨組織與合作社管理層交叉任職、重視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加強民主決策管理和組織監督等方式,以入股方式多元化、經營模式多樣化、紅利分配層次化等形式,廣泛推廣以 “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為代表的黨社聯建工作模式,為當地與全國全省同步小康加載了“助推器”。
“我去年大膽入了3萬元的股份,分紅就得了2.4萬元,打算明年再多入點,把閑置的田土都入股!”三穗縣頗洞村村民吳峰在合作社分紅大會上樂呵呵地說道。
三穗縣頗洞村堅持“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黨社聯建”發展模式,通過選好村“兩委”班子、創新辦社方式、激勵性分紅等措施增強“造血功能”,村級集體經濟逐步實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弱變強的重大轉變,群眾收入節節高。2015年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000余元。目前頗洞村10家合作社通過現金方式入股社員740多戶、資金1100多萬元,通過土地入股社員98戶。
“村規民約”——提升自治管理水平
俗語說:“家和萬事興,村和百業旺。”
黔東南州以實現“生態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心靈美,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與組織和諧、經濟發展與民族文化傳承和諧”的 “五美五和諧”總體要求,在總結錦屏縣華寨“合約管理”村民自治經驗的基礎上,提出采取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建章立制、聯席推動,合約管理、規范程序,示范引領、分類考核等方式,在1756個村級黨組織中全覆蓋推廣實施“和諧鄉村”建設計劃,進一步強化基層黨建責任,著力加強鄉村管理、提升服務水平、促進社會穩定。
“家庭鄰里產生矛盾糾紛,一般先按‘家規’的約定自行協調,協調不了再按‘族規’的約定族內調解,最后一關才到‘村規’集體調處。經過前兩關的消化過濾,交到村里的矛盾糾紛就很少了。”說到如何用“三規”調解基層矛盾糾紛,錦屏縣魁膽村支部書記王必玖津津樂道。
在“和諧鄉村”建設推進中,該村結合少數民族地區實際,重點修訂寨規、族規和家規,開創了“三規治村”的農村管理新辦法。“三規治村”的修訂執行,為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向下延伸構筑了“三道防線”,魁膽村也因此被評為省級“平安和諧村寨”。這個民風純樸的傳統侗寨,創造了“42年無刑案、22年無偷盜”的治安佳話。如今,在“和諧鄉村”建設推動下,這個歷史紀錄正在被自己一年年刷新。
“寨管委”——延伸村級組織服務鏈
在云貴高原,有諺語道:“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山高坡陡,溝壑谷深,每個自然寨離中心村路途較遠,交通不暢,辦事不方便,制約著村級組織服務鏈向老百姓延伸。
如何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黔東南州以丹寨縣“寨管委”基層管理模式為基礎,在全州山區推廣,補充和延伸了村級組織服務鏈,有效破解了農村自然寨、村民小組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小問題及時解決,大問題大家解決”、“一人有事大家幫,全村有事共商量”,實現了村村寨寨有組織管事、有地方辦事、有人做事,及時填補了村級服務“真空”狀態。
“我們寨子成立‘寨管委’后,咱們老百姓辦事有的直接在'寨管委'就可以了,不用凡事都去村委會了,這樣辦事方便多了嘍!”丹寨縣興仁鎮城江村棉朵‘寨管委’主任蒙興國說。
丹寨縣的黨總支(黨支部)→村民委員會→寨管委→聯保小組四級管理模式,主要是解決了“村官管不到”難題。針對農村自然寨、村民小組居住分散特點,除村委會駐地外,兩個組以上的自然寨設立一個‘寨管委’,并下設基礎設施建設組、綜治維穩組、文明建設組、環境整治組、生產發展組、紅白理事組、民兵應急組、民主理財組8個小組,實現了村村寨寨有組織管事、有地方辦事、有人做事。
如今,黔東南州推廣實施的“管理、服務、發展”農村基層黨建 “三駕馬車”已成為老百姓居家樂業致富的“新引擎”,“三駕馬車”攪活了苗鄉侗寨農村發展的“一池春水”。(周祖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