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黔東南州以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設立貴州侗鄉大健康產業示范區的批復》為統領,堅持產業化為方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帶動、協調推動、三產聯動,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自2015年3月啟動公開招標工作以來,通過公開開標,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為中標單位,組織實施貴州侗鄉大健康產業示范區規劃工作。目前規劃編制單位根據相關要求正在完善規劃綱要。
一、分清規劃層次
分為核心區、聯動區、輻射區。貴州侗鄉大健康產業示范區的核心區位于黔、湘、桂三省區結合部的黔東南州從江縣洛香鎮、貫洞鎮和黎平縣肇興鎮,總面積約為380平方公里,其中規劃控制面積約98平方公里,為示范區主體功能的核心集聚區;聯動區為除核心區外的從江、黎平、榕江、錦屏四縣主要景區、景點、休閑養生基地及綠色食品基地,總面積為12697平方公里,為示范區的功能拓展區;輻射區為天柱、丹寨、雷山和劍河等全州范圍內的其他景區、景點和基地,重點發揮示范區對全州大健康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總面積為30337平方公里。
二、明確功能分區
示范區根據區域民族文化特色、自然生態環境、產業發展定位及生產要素情況,將示范區功能區分為“一心五帶十園”。其中:“一心”是文化旅游健康養生綜合服務中心,“五帶”是民族文化旅游體驗帶、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帶、健康養生產業帶、醫療醫藥產業帶和有機食品產業帶。十園包括大健康醫藥產業園、傳統村落木質制品制造園、民族工藝品創意產業園、侗鄉大健康產品交易市場及現代物流園、生態農業觀光園、獅子嶺生態休閑公園及康體健身園、民族(原著民)文化博覽園、健康醫療園、文化教育園、民族美食園。擬用5至10年時間,使貴州侗鄉大健康產業示范區形成集健康、康復療養、苗侗文化體驗、休閑度假、自然生態觀光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區;形成與山地地形特征相吻合的產業體系;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扶貧開發示范區;成為國家大健康產業聚集區。
三、實施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十件實事
即:一是重點保護和建設100個中國傳統村落;二是命名100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三是建設1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基地);四是重點扶持10家有特色的民族傳統醫藥企業及醫療機構;五是打造10家民族特色文化飲食園;六是建設1個大型民族文化實景演出場;七是建設1個中國傳統村落峰會中心;八是建設1個民族民間工藝品創意產業園;九是建設1個全國侗族文化博覽園;十是每年舉辦1次國際侗族大歌文化藝術節。
四、打造中國傳統村落名片
充分發揮苗侗文化風格中國傳統村落資源的獨特性,在加強保護的基礎上,集中資源力量,重點打造從江小黃侗寨、高增侗寨、占里侗寨、岜沙苗寨,黎平肇興八寨一山、黃崗侗寨、四寨侗寨,榕江三寶侗寨、大利侗寨和錦屏隆里古城等10張國際性傳統村落名片。(州規劃局 州政府辦秘書三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