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記者 凌忠云)記者從7月8日召開的第八屆中國•凱里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節暨2015中國(貴州)國際民間工藝品博覽會(以下簡稱“一節一會”)新聞通氣會上獲悉,該活動將于7月22日在凱里盛大開幕。今年的“一節一會”, 延續“一城主辦,眾城聯動”的辦節會模式,在開展一系列原生態旅游活動的同時,全方位展示黔東南工藝之美、民間之力、文化之魅、風情之多彩,讓游客盡享“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季”。
本次“一節一會”由貴州省旅游局、省商務廳、省貿促會和黔東南州委、黔東南州人民政府主辦,凱里市委、凱里市人民政府、錦屏縣委、錦屏縣人民政府承辦。開幕式在凱里苗侗風情園舉辦,閉幕式在錦屏縣隆里古城舉辦。旨在搭建一個宣傳黔東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和民族民間工藝品的平臺。同時加強黔東南與外界的交流與合作,提高黔東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達到“舉辦一次節會,完善一批設施,鑄造一個品牌,帶動一批產業”的目的,進一步推動黔東南文化旅游和民族民間工藝品產業加快發展。
今年“一節一會” 為期兩個月,以“苗鄉侗寨情,美麗黔東南”為主題,從7月22日在凱里市開幕至9月28日在錦屏縣閉幕,歷時68天。節會期間,全州各縣市將推出一系列異彩紛呈、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活動。
據悉,本次“一節一會”圍繞“游苗鄉侗寨,領略原生態民族文化,聆聽民族‘金蘆笙’之音,品鑒民間工藝品精粹”,精心設計并重點推出“八風”: “指尖風”、“舌尖風”、“天籟風”、“田園風”、“戶外風”、“鄉愁風”、“民族風”、“世界風”,環環相扣、精彩迭放。“八面來風”以及一系列主題活動,讓游客既可聽到民族傳統音樂的天籟之音,又能看到黔東南民族文化的現場展示,真正置身于歌舞的海洋、文化的盛宴。
今年,首次把國家級音樂賽事(“金蘆笙”中國民族器樂大賽)納入“一節一會”,實現了“國字”賽事與地方節會的嫁接整合。本屆旅游節以“金蘆笙”中國民族器樂大賽為“點睛”,繼續將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文化“家底”集中大展示,推出四場“風情凱里”苗侗歌舞薈萃展演,打造一臺最具民族文化特色、囊括“百節之鄉”精品的原生態盛宴,使本地民族文化資源搭乘國家級賽事的“快車”亮相。
近年來,黔東南州委、州人民政府把“旅游活州”作為三大發展戰略之一,通過節會搭臺,文旅唱戲,推動全州文化旅游產業加快發展。
2014年黔東南州從事銀飾刺繡生產加工企業(戶)近2500家,直接從業人員3萬余人,產值近20億元,銷售額約18億元,銀飾刺繡產品主銷東南亞、中東、美國、意大利、日本、法國等國家以及國內20個省、市、自治區。
2008年,黔東南州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命名為中國苗族服飾之都、中國侗族服飾之都、中國苗族刺繡之鄉和中國苗族銀飾之鄉榮譽稱號。
自2007年舉辦第一屆“中國·凱里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節以來,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七屆文化旅游節,三次民間工藝品博覽會和銀飾刺繡博覽會活動,成功鑄造了“天下西江”,使之成為了世界鄉村旅游的典范;成功推出了“鎮遠古城”、“上品下司”等一批景區景點;成功打造了《銀•秀》這一文化產品,走出了一條“舉辦一個節會,打造一個品牌,開發一個景點,樹立一個形象,帶動一方經濟”的成功之路。“一節一會”已經躋身為貴州省三大品牌節會之一,已經成了黔東南州最具知名度、影響力的節會品牌、成了宣傳推薦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一張名片。
附件:活動一覽表.xls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