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5月13-14日,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一行在省文化廳廳長許明、州委常委、副州長林朝盛、州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林、州非遺中心主任粟周榕等領導陪同下,先后深入到黔東南州榕江縣、黎平縣地捫侗寨、雷山縣西江苗寨等地就民族手工產業、傳統村落保護和民族文化傳承等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

圖為項兆倫副部長考察地捫侗寨
5月13日,項兆倫副部長一行在千三鼓樓觀看了侗戲表演,聆聽了由地捫村老、中、青三代侗寨歌者演唱的侗族大歌、琵琶歌。項兆倫邊看村民的精彩表演,邊向隨行的侗族學者了解侗歌、侗戲傳承和保護情況,并不時致以掌聲。項兆倫強調,侗歌和侗戲是侗族文化的瑰寶,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保護和傳承工作,文化傳承人是民族文化能否得到傳承的關鍵,要加大文化傳承人的申報工作,讓傳承人教歌寫歌,讓年輕人唱歌學歌,使文化藝術魅力得到傳承和展現。項兆倫還實地考察了地捫村的傳統民居保護情況,在考察登岑侗寨古糧倉時,稱贊它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希望有關部門保護好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村落建筑,保持好它們的原始風貌,讓這些侗族文化的符號和記憶永存。

5月14日,項兆倫副部長一行從地捫侗寨趕赴雷山縣西江苗寨,對西江的苗族吊腳樓營造技藝、苗族刺繡、銀飾等手工產業情況進行了調研。他指出:地方要利用自身民族文化特色,做大做強民族旅游工藝品行業,依靠產業帶動農民增收,同時要進一步擴大手工產業的培訓范圍,加大培訓力度,盡可能的讓青壯年留在村寨中依靠傳統手工藝發家致富。(非遺中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