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立冬過后的第一個戌日,燉雞紅豆稀飯配上魚凍子,幸福日子就是這么簡單。”11月18日,農歷十月初七,筆者來到中國傳統村落之一的黎平縣壩寨鄉青寨村,侗族同胞們相約鼓樓下唱侗歌演侗戲,斗牛、吹蘆笙等民俗活動歡慶平安節——“祭尾”,寓意風調雨順、六畜興旺、五谷豐登,過個平安日子。
“相傳那年附近村蟬寨有位老人殺雞拜佛的時候,一刀下去以為見血就可以了,誰知道它活過來、溜走了,所以他們家是明天才過平安節”青寨的平安節,據老人們代代相傳已有幾百年之久,具體開始紀念之日也難以推算。但是平安夜的節日習俗并沒有隨日子的模糊而淡忘,而是隨著歷史的齒輪越滾越沉厚。
“由村里的寨老們翻看黃歷來定奪好日子后,廣發邀請函,不分遠近,來者皆客,相搶拉到家里共餐,共度平安佳節,共敘佳話,以最濃重的禮儀招待四方鄉親和客人。”青寨的吳勇才老先生告訴筆者,歡慶平安節在侗語里叫“祭尾”,其中最重要的莫過于“祭薩”,是為了紀念一位侗族女英雄。
戌日,平安節的第一天,祭祠堂。一大清早,每家每戶都要先在自家里燒早香紙,隨后到祠堂上香祈福祭禮;中午,全寨殺牛宰羊,家家戶戶備足盛餐; 下午,侗嘎佬們相約祠堂舉行祭祀活動。首先,由全寨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宣布祭祀儀式開始,并親自燒紙上香祈福;最后由父老鄉親們自家帶來的雞、鴨貢獻出來做出豐盛的晚餐來告慰辛勤勞作的人們。
亥日,平安節的第二天,全寨男女老少穿上民族盛裝,邀起外鄉賓朋一同前往斗牛場。
“這里家家戶戶都有喂養水牛的習慣,喂養大公水牛的家庭集中到鼓樓里,紛紛主動報名,抽簽結成斗牛組合,排好斗牛順序。”村民吳顯榮說,村民要把牛拉到村里的祭祀臺轉圈圈,再把牛送到斗牛場去參加比賽。每一回將牛牽進斗牛場中,都吹奏蘆笙、放鐵炮、鞭炮;斗牛贏了的村民,親戚朋友鳴炮祝賀,買雞買肉掛在勝利的斗牛的牛角上,開開心心地到主人家里大吃一頓。
青寨,依然保留著大山里的純樸和善良。據悉,壩寨鄉為把握“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線路打造帶來的發展機遇,目前各戲臺、鼓樓、花橋維修,步道、休閑亭建設,候車亭和公廁建設,庭院硬化和“三改”等各項工程正在如如火如荼地進行。(余天偉 石美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