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是工農的子弟……”9月16日下午3點,鑼鼓喧天,軍歌嘹亮。75名貴州岑鞏籍應征入伍的新兵英姿颯爽,身穿迷彩服、胸前別著大紅花,每人手里拎著一個軍用行李袋,將告別家鄉和親人,奔赴軍營。
“看了9月3日的閱兵儀式,能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參軍,感到十分的光榮。”來自該縣客樓鎮安山村的20歲大學高校新生女兵陳佳說,身處和平年代的莘莘學子能夠選擇身披戎裝保家衛國是大義,到部隊后,一定牢記黨和政府的深切期望,牢記家鄉父老鄉親的殷切囑托,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該縣此次新兵中,有22名都是大學新生、在校生、畢業生,其中女兵2名。

少先隊員為新兵送上光榮花

送兵
“我是聽著遠征軍外公劉榮光的抗戰故事長大的,一直渴盼能像外公一樣成為一名真正的軍人,保家衛國。”楊念說,今年剛高中畢業,考上了湖南的一所大學,毅然參軍報效祖國。
“部隊是個大熔爐,也是一個溫暖的家,千錘百煉才成鋼。”女新兵龍倩倍感珍惜:“雖然考上了北京的大學,但當兵的機會就只有這一次,在部隊爭取建功立業,報效鄉親和祖國。”

新兵代表發言

新兵一角

“男兒志在沙場,保家衛國義不容辭,到了部隊后爭取做一名合格的軍人”今年剛考上貴州財經大學的戴浩說。
……
這些僅僅只是該縣新兵中的剪影,像他們一樣的大學新兵數不勝數。
據了解,該縣征兵工作自啟動以來,通過報紙、電視、手機報、發放宣傳單等多種形式,深入鄉鎮、村寨、社區廣泛宣傳,適齡青年踴躍報名。經過嚴格的體檢、政審和層層篩選,從全縣11個鄉鎮,310名青年中擇優選拔出75名青年入伍,奔赴四川、云南、河北等地各兵種部隊服役。(吳壽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