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用這個爐子煮飯,比蹲火炕好多啦,節約柴火,關鍵還干凈,煙少不被熏。”
“以前如果自己買來安裝還要花不少錢,現在政府免費發放,只需要把節柴爐領回家安裝,就可以使用了。”
“別看這個爐子不大,環保作用可大了!”
……
8月28日,在岑鞏縣注溪鎮環保節柴爐免費發放現場,群眾紛紛議論開來。

環保節柴爐發放現場

村民喜領環保節柴爐
岑鞏縣地處云貴高原地帶,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該縣農村的大部分群眾習慣沿用傳統的“土火炕”做飯,生活燃料和供暖材料主要是以木柴和農作物秸稈為主,會對森林資源和環境生態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為有效改善生態環境,避免群眾因基本生活需求對生態造成的破壞,該縣積極組織工作人員進村入戶宣傳國家退耕還林的相關政策,群眾不僅能夠享受到國家退耕還林的相關補貼,同時,該縣還為退耕還林戶免費發放環保節柴爐。
“免費的節柴爐不僅改變了我們農村人的生活陋習,而且還保護了環境。”注溪鎮馬家溝村的村民韓廷剛樂呵呵地說,為了保護生態平衡,綠化環境,我們在國家的大力鼓勵下,退耕還林是義不容辭的。
據了解,環保節柴爐不僅可以集中火力聚熱保溫,減少柴火的使用量和森林資源的消耗量,而且農戶使用后環保干凈,擺脫了煙熏的困擾,安全性也提高了,這對于實現生態涵養發展和改善農戶生產生活質量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該縣共免費發放節柴爐2433個,涉及全縣11個鄉鎮近萬余名群眾受惠。(吳壽靜 鄧慶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