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近日,廣州開發區貴州同鄉聯誼會的一行人等不遠萬里來到貴州省鎮遠縣都坪鎮,實地走訪困難學生的家庭,借此了解和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學生,助他們完成學業,實現求學夢想。
在貧困山區,有許多雙渴望知識的眼睛,然而卻因而家庭困難而徘徊在高中或大學的校門之外。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了解到都坪鎮天印村老寨組的洪露同學,在該縣文德民族高中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在學校是老師的得力助手——班長,卻在國慶節的時候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途,至今未回到學校上學。她的母親告訴筆者,作為父母肯定是非常支持和希望孩子能夠上學讀書,就是砸鍋賣鐵也會供她。但是孩子卻告訴她,家里讀書人多,她要把機會留給姐姐和弟弟,等她掙點錢后再回來讀書,讓她放心。母親眼含著心酸的眼淚對筆者講述著她那聽話的孩子的故事。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聽到洪露的故事,現場人無不都感到欣慰,同時又為她的輟學惋惜。當即貴州同鄉會的成員,愛心助學的發起人楊春梅同志要來洪露的電話,希望說服洪露回來繼續完成學業,不要擔心學費的問題,直到讀完大學。
事后,她告訴筆者,她就是吃了沒有文化的虧,走了很多的彎路。以前她的家庭條件差,家中有六姊妹,自己讀完了初中就被迫外出打工。她不想有更多的孩子也和她一樣,所以她成立愛心助學志愿公社,招納義工,向社會愛心人士、企業、集團等倡議來幫助這些同學。她也告訴筆者,如果一個家庭能夠承擔,那么她鼓勵他們自己承擔,因為懂得自己解決問題、自己承擔也是一種能力。她沒有片面的追求物質上的對別人的幫助,反而更多的從精神層面鼓勵和引導人們學會自我成長。她成立的“愛1度”助學愿景是:不僅在物質上給予貧困學生幫扶,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學會自助及助人,通過長年跟進,引導貧困學生成長為心懷感恩,懂得回報社會的有用之人。

現在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農村家庭的經濟負擔,所以在尋找幫扶對象的時候,也會更加的慎重,希望能夠真正幫助到需要幫助的家庭。這是一種社會責任心,值得鼓勵和提倡。
之后愛心人士又來到都坪中學,與楊春梅等和幾位學生親切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和家庭情況。并且告訴他們要安心讀書,知道這個社會上有一群關注著他們成長的愛心人士,希望他們長大以后也能幫助更多的人。
接下來,愛心人士還走訪了地花村和坳背村,和學生家長面對面的交流,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隨即匆匆趕往下一個鄉鎮,他們還要去更多的地方,去了解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
深山里面的孩子渴望走出大山,教育就是連接他們的橋梁。當城里的父母為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而到處奔走的時候,山區里面的貧困的孩子卻因自己的高中或大學夢而戰戰兢兢。非常感謝此次前來的貴州同鄉會成員,還有鎮遠縣電視臺和縣教育局,還有許多認識和不認識的愛心人士,是他們的愛,讓大山里的貧困孩子看到希望。(艾姝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