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最近天氣轉陰,雨水多,你家又住在滑坡下,要多注意,出現隱患要及時報告村里面。”在大嶺村周家組周聲國家里,鎮遠縣江古鎮大嶺村同步小康駐村干部朱志廷一邊耐心的了解群眾的受災情況,安撫群眾情緒。一邊將掌握到的民情信息記錄到厚厚的筆記本上。
朱志廷系江古鎮計生辦工作人員,2014年年初,根據縣委的安排部署,到江古鎮軟弱渙散村——大嶺村參加駐村工作。駐軟弱渙散村,這對于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干部來說,也并非易事。更何況是一名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干部。“鎮上派這么一個年輕干部來,我們村怎么會脫貧?這鎮上難道就沒有其他干部可以來了么?”
面對群眾的種種質疑和鋪滿荊棘的駐村道路,朱志廷還是毅然的把駐村的重任挑在了肩上。用他的話來說,這就是組織給他的考驗和鍛煉。“作為一名農村基層干部,就要把自己的心放在群眾身上,當一天的駐村干部,就要為群眾服務一天,只有真真正正的幫助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那才是達到了駐村的真正目的,這樣才能夠拉近群眾和我們之間的距離,做好群眾的貼心人。”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剛一進村,駐村干部朱志廷便采取在“大樹下”、“墻根下”、 “田間地頭”與群眾隨機聊天,入戶訪談老黨員、老干部、困難戶、村民代表,主動約談村黨支部書記、不作為干部、矛盾戶、意見戶和召開群眾會議等方式,詳細了解村級班子建設,黨員、村民代表作用發揮,鎮村黨建工作機制落實,村域經濟社會發展,黨員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等情況,本著“因村制宜、一村一策”的原則,多管齊下,進行聯系幫扶,集中整治。
筑思想 強干部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黨員干部作為經濟發展的領頭雁,對一個村的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全縣開展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踐行三嚴三實活動的濃烈氛圍中,朱志廷從思想教育入手,引導村兩委班子成員以焦裕祿精神為鏡,對班子成員不團結的,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化解矛盾,溝通思想,形成共識,促進團結。對思想作風不端正、不干事實的,通過思想引導、作風整頓,推進轉變。同時,依托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平臺,切實將思想政治學習與農村實用技術學習貫徹于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的始終,進一步提升黨員干部的科學發展理念,增強宗旨意識以及科學致富的本領和能力。
惠民生 促發展
針對軟弱渙散村級組織集體經濟薄弱、發展緩慢等問題,朱志廷充分發揮自身學習能力強的優勢,認真學習掌握中央一系列優農、惠農、強農政策,與駐村組長一同協助村兩委理清發展思路、規劃發展項目,通過多種方式,幫村發展辣椒產業等扶持項目、增加集體收入。同時,從組織、技術、人才、管理、信息、就業等方面壯大村“軟實力”,為集體經濟發展卯足“后勁”。
抓活動 聚民心
“一直以為你們這些城里來的干部除了坐點辦公室就什么都不會了,沒想到,干起農活來,也是一把好手啊。”密切聯系群眾是黨同群眾血肉聯系的工作重心,為切實幫助村兩委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駐村干部朱志廷以身示范,從自身做起,帶頭深入群眾家中,田間地頭,幫助缺勞動力戶、老弱病殘戶種煙、栽秧。同時,以開展村級駐村便民利民活動為切入點,進一步嚴肅村級干部紀律,幫村制定村級駐鎮值班人員表,具體落實值班人員輪流到鎮坐班為群眾辦實事。通過為群眾服務,與群眾零距離接觸,把廣大黨員、群眾凝聚起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