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當街賣藝,吹笛一小時討得30元
前日上午9點30分,在鄭州二七廣場西南角,不時傳出笛聲。人群中,一名中年男子手持長笛,腰挎小型擴音器,用手機連接音響播放伴奏。一曲曲樂曲,被男子熟練地演奏出來。
在男子身邊,一名裹著被子的老人坐在輪椅上,手持紙牌,上面寫著“無錢治病,請求救助”。地上鋪著一張求助單,寫著中年男子的遭遇:“老婆患乳腺癌已去世,父親患尿毒癥和骨髓癌,兒子患心臟病……”求助單的一邊,還有幾沓醫院出具的病歷單和診斷證明。
“太慘了,跟小說一樣!”圍觀市民見此情景說,“怎么可能這么多悲劇在一個家庭發生呢?”盡管圍觀市民比較多,但多數懷疑其真實性,甚至有人丟下一句“騙子”后離開。
圍觀人群聚聚散散,男子只是緊鎖眉頭,專心地吹奏著曲子!稅鄣姆瞰I》《紅塵戀歌》等老歌被他吹得深切動人,電影主題曲《上海灘》等流行曲子,他也能熟練地吹出來。有人捐錢,不管多少錢,他總會彎腰致謝。一個小時,紙箱里有了30元的捐款。
10點30分,城管人員趕來對其進行勸離。男子不得不收拾東西,推著父親離開。
據附近商戶介紹,男子來此乞討已經4天了,每次時間都不長,有時是自己離開,有時是被城管趕走。為辨別真假,記者緊跟賣藝男子身后。
他的“行蹤”
核心提示|看到街頭乞討者,你會施舍錢嗎?11月26日上午,鄭州二七廣場上,一名中年男子帶著一名老人吹笛子乞討。男子聲稱妻子剛過世,父親和兒子兩人患病,急需救命錢。對于男子的說法,不少圍觀者懷疑其真實性。當天上午,記者暗中跟蹤發現,男子所帶老人確為其父親,現在鄭州住院。男子家庭貧困,兒子和父親同時患重病,他選擇了先救父親。因大家不相信他乞討的真實性,每天乞討只得幾十元。
賣藝之后,男子帶父親返回了醫院
離開二七廣場后,男子推著老人沿大同路來到南順城街,從南順城街又來到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進入醫院,男子將老人推到醫院腎病病房50號病床。男子將老人抱上床后,隨后收拾自己的行李。
“50號病床的病人患有尿毒癥和多發性骨髓瘤,病情很嚴重。”在醫院辦公室,孫醫生告訴記者,老人名叫孫振田,66歲,是周口鄲城縣農民,11月18日送到醫院時,尿毒癥已經是晚期,又伴有骨髓瘤。如果要穩定病情,每周需要兩次透析,但是因為患者家庭貧困,現在每周一次透析都沒法保證,F在,該床病人已經拖欠醫藥費兩千多元。
“我們都知道,他們父子倆每天出去賣藝,很不容易。”相鄰病房的一位老人告訴記者,因為缺錢,爺倆幾乎天天出去賣藝,但因為沒人相信,幾乎要不到錢。
在病房內,記者采訪了這名男子。男子的身份證顯示,他叫劉治友,42歲,家住周口市鄲城縣白馬鎮張莊村。劉治友說,他和父親常年在外打工,父親在深圳從事園林綠化。兩個月前,老人因身體不適被送回老家,經檢查為尿毒癥,后到鄭大一附院檢查發現,父親不僅患有尿毒癥,還患有多發性骨髓瘤。
為了籌錢救父,他不得已才上街賣藝,但至今所獲不多。他告訴記者,很多人都不相信,無論他怎樣解釋,都認為他是騙子。而且,父親有病在身,每天乞討不到一小時,就必須回到醫院休息。每天吹奏樂曲,他的嘴唇很快就發麻。他賣藝乞討4天來,累計所得不到兩百元,而父親做一次透析就將近500元。
他的選擇
父親和兒子都患重病決定先救父親
劉治友提供的診斷證明和病歷單顯示,其妻子患乳腺癌去世。劉治友說,自己南下打工數年,積攢了6萬元積蓄,本準備蓋房,后來妻子住院治療花去10萬元,今年3月,妻子離世,他欠下大量債務。辦完喪事后,他發現兒子走路經常摔倒,到醫院檢查發現,8歲的兒子患有心臟病和貧血癥。為籌錢醫治兒子,劉治友再度南下打工。不成想,兩月前得知父親患了重病。
父親和兒子同時患病,家里沒錢,該先救誰?這讓劉治友犯了難。兒子的病越早治療越好,而父親的尿毒癥更是必須盡快治療。經過考慮,最終,劉治友決定先帶父親看病,等父親病情穩定后,再為兒子看病。但到鄭州不到一個月,已無錢再治。劉治友說,父親吃了一輩子苦,作為兒子,他決不放棄給父親治療。
前日下午,有好心人得知劉治友的情況,到醫院留下1000元后離開了。劉治友兒子劉大豪所在的白馬鎮老牙小學,也開始組織捐款,希望籌錢盡快治好劉大豪的心臟病。
“我還會繼續去賣藝,總會有人相信我!”劉治友說,“我就想用我的真實經歷告訴大家,不是所有的乞討都是騙子!”大河報□記者朱建豪文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