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文物精美 墓主“非富即貴”
一個多月前,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受邀,對這片宜賓屏山縣的成貴高鐵項目進行前期考古,沒想到意外發現了這片5000平方米左右的墓地,發現了100多件精雕細刻的陶俑和瓷器。至今,這座家族墓地共有4座墓室完成了發掘,全部為石制,根據出土文物分析,年代屬于宋代(960-1279年)。不同于一般的宋墓,這里出土的文物相當精美,顯示出這里的主人生前“非富即貴”。
在屏山的這片宋墓里,陶俑及瓷器躲在淤泥中逃過了被盜的命運。這些陶俑大的30厘米左右,小的有3厘米左右,文官俑、伏地俑、人首蛇身俑等造型各異,頭冠衣服紋飾細節清晰。瓷器則有碗、碟、花瓶等多種用途。
家大業大 從里到外全浮雕
宋代的石制墓室,進深一般在2-3米,但這4座墓室中最大的一處,進深達到6米了,高近3米,寬也有兩米多。如果把墓室比作房子,尋常人家的也就平房一間,在這里就是個建筑群,帶花園的四合院。這座墓室單是封住墓門的條石,就有5條,每條重約1噸,相當于宮殿的待遇了。
墓門上,左右兩邊均有兩位武士的浮雕像。墓室里,幾個石雕的大力士托起了石質棺床。棺床上、墓室壁龕上,都被精美的建筑、花鳥、瑞獸的浮雕“承包”了;墓室頂,還雕刻了一處藻井以及加蓋了人字形屋頂。棺床兩側還開鑿了兩道水溝,防止積水。
墓室后龕雕刻的一塊“婦人啟門”的浮雕十分有趣,一個女孩從門縫中露出半身,似乎準備開門,又似乎在遙望?脊虐l掘現場負責人劉志巖說,把“婦人啟門”刻進墓室,暗示就是在這門之后,還有院子花園,以此展示墓主的“家大業大”。
截至昨日,墓室中發現的銘文還沒有進行識讀,因此墓主的身份尚未明確。劉志巖推測,墓主至少是一個身家顯赫的大地主。
華西都市報記者王浩野(圖據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