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就算回到家,我也會把私信內容和網友互動處理好才休息,這些都已成為我每日必修的家庭作業。”周奇笑著談到,有一次自己流著鼻血還依舊在發微博,這一場景差點嚇壞了他的媽媽。
說起這些,周奇反而顯得樂在其中。
這個微博狂人,就是在寧波微博界赫赫有名的“西門町吃在寧波”。
對于很多寧波網友來說,西門町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他的微博以及時資訊和網絡橋段吸引著不少網友的簇擁,其中也包含美食、旅游、求職交友及投訴維權等信息內容。開通不過三年時間,西門町的粉絲數量已逼近22萬,在寧波本地頗具影響。
網友小林表示,自己是西門町的忠實粉絲,無論是求職面試還是消費維權,他都習慣在自己的微博中愛特西門町,“他的粉絲多,影響大,微博經他轉發,關注度更高。”
曾有人出價一百萬購買賬號
“微博買賣”存在亂象
“西門町吃在寧波”本名周奇,是土生土長的寧波人,曾投身媒體行業,現為寧波某高檔婚慶公司老板,并投資經營餐飲等領域。
當微博開始顯露流行初端之時,周奇于2011年6月注冊了一個新浪微博賬號,取名為“西門町吃在寧波”。
憑借此前在媒體圈的人脈資源和網絡操作模式,在微博營運之初,周奇便已輕松收獲5萬多的粉絲。后在余姚水災、奉化倒樓等事件中,周奇通過微博不間斷發布事態最新進展,并積極傳播救援信息,粉絲數量在一星期內便激增三萬。
“相對于主流媒體來說,民間運營的微博賬號更具靈活自由的特點,它不似官方賬號需經過上級審批,因此在時間上不容易滯后。”周奇說。
如今,“西門町吃在寧波”的微博粉絲平均每天增加500人左右,消息數量維持在一萬條上下。
“在2013年初,我招聘了一名微博助理。我們開始將網友的疑問和回復整理成數據庫,以便信息查找和資訊積累,并將所有重要節日的微博內容提前編輯好,在特定節點發布。”周奇向記者介紹了他的微博管理運作模式。
隨著微博人氣的飆升和影響力的持續擴大,周奇坦言,常有人愿意出價3000~10000元只為買下他一條微博以植入廣告。
但他認為,微博不能光靠買賣廣告來盈利,應通過個人的商業附帶價值來產生利潤。“在接洽客戶的過程中,微博紅人的身份使我更易獲得合作機會和優惠價格。”
據周奇介紹,如今他已成為香港某雜志的簽約評論員,并受聘于某高校,成為該學院的微博顧問。“在微博圈的走紅使我有機會接觸更多的人,擴大朋友圈和人脈關系,從而更有效地推廣和營銷自己,這些都有助于自身及公司的發展。”
雖然周奇聲稱自己并未透過微博牟利,但他透露,微博圈內其實不乏商業操作現象,曾經就有人出價100萬欲購買其微博賬號,雖然自己并未應允,但某些草根名博其實已交由商業團隊來運作,他們通過商業手段,收取宣傳費用并在微博中植入硬性或軟性廣告。
“自媒體還是需要保持一定的公信力和口碑,因為金錢往來勢必會影響在微博中對該品牌的客觀判斷。”
但周奇也大方承認,自己的微博確實也存在一些商業化元素,比如受某品牌邀約參加活動后,他也會發布與該活動相關的微博內容,或以派發活動入場券及優惠券的方式來進行隱性宣傳。“我并不收取相關費用,只是有選擇性地進行活動宣傳,一些大眾關注熱度不高或已失去流行趨勢的商業活動邀約,我就不會接受。”
廣告植入已成業內公開秘密
網絡運營商默許商業營銷
據寧波一位不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利用微博紅人進行有償廣告植入已成為行業內公開的秘密。在選擇大V進行廣告植入和宣傳時,商業公司通常會考察該微博的粉絲數量、粉絲類別和活躍度,并針對不同的宣傳活動來挑選匹配的微博紅人,而費用則由三、五千至幾萬不等。
“有時我們也會挑選具有官方認證的微博平臺,如一些媒體官微進行廣告投放宣傳。一般來說,對方不會明碼標價,對于所植入的廣告也會進行‘擦邊球’處理,以軟性廣告的方式發布。”該名人士說。
面對微博大V的廣告植入,不少網友顯得頗為反感。在微博評論區內,一些網友吐槽:“是有多缺錢啊,又打廣告。”、“這一次轉發又賺了多少錢?”“又是廣告,我已經對你粉轉黑了!”網友小邱表示,如果看到自己所關注的博主頻繁發布廣告信息,會對其取消關注。
2013年,新浪微博開始推出一款名為“粉絲通”的營銷產品。據寧波尖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嵇明介紹,該款產品可進行目標人群的前期篩選并做定點廣告推送服務,用戶人群中也包括非粉絲群體。
“粉絲通會依據用戶的性別、年齡、職業、居住地等特性進行群體圈定,篩選成功后,廣告微博便會出現在用戶頁面的前三條。”嵇明解釋道,新浪會審核申請開通“粉絲通”的公司資質,獲得核準后,付費便可開通。在費用方面,嵇明認為該款產品在單次曝光上“顯得很便宜”,一千次曝光所收取的費用僅為10~15元。
對于這種不請自來的商業廣告,不少網友吐槽自己“被粉絲”了。但嵇明認為,站在廣告商的角度,“粉絲通”能幫助自己尋得最適匹的用戶群體,精確度將大大提升,其投放效果也比盲目尋求微博紅人植入廣告要好許多。
2009年,百度開始推出競價排名,微信也于近期完成CPC(單次點擊計費)模式內測,廣告商與網絡運營商的合作似已成定局。嵇明認為,若是沒有廣告消費,網絡平臺的運營也將走入困境,二者之間相輔相成。此外,新浪微博此舉也必將對微博大號產生影響,心靈雞湯、段子、星座類微博博主的廣告訂單勢必減少。
在嵇明看來,未來微博紅人的行業細分將會越來越明確,專業化程度也會不斷提高。“如果我需要尋找一位網絡紅人投放廣告,我會考慮其在特定領域的專業情況和粉絲的職業范圍,因為我希望自己的廣告做到精準投放,而非騷擾信息。”
微營銷模式存在漏洞
各方仍在探索路口徘徊
浙江萬里學院老師裘杰解讀道,新媒體具有強大的互動和社交性能,其顯著的群體粘附能力是傳統媒體所無法企及的。隨著移動互聯網絡的迅猛發展及年輕群體的快速涌入,微營銷在未來必將大勢所趨。
但裘杰同時也指出,在微營銷欣欣向榮的表層背后,許多問題與行業漏洞也蟄伏其下。一些未經嚴格審核的廣告信息通過競價排名等方式占據著用戶的眼球,這也為某些不法商家提供了便利。此外,真假難辨的廣告信息鋪天蓋地,在用戶使用的過程中,過多的信息干擾勢必影響體驗感受。
“如果體驗的愉悅性遭到破壞,用戶將會產生抵觸情緒,進而對整個客戶端失去信心。如此下去,用戶資源便會慢慢流失。”裘杰表示,網絡運營商一般通過前期提供的免費用戶體驗形成龐大用戶群,后期再通過服務和廣告形成效益。他認為,網絡運營需要盈利無可厚非,但必須在效益和服務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并將廣告信息的選擇權交到用戶手中,而不是強迫式的填鴨法。
對于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并尋求利潤的最大化,各方力量顯然還在不斷摸索之中。百度、微博、微信等廣告營銷一方面在商家的膜禮下氣勢如虹、高歌猛進,另一方面則深陷用戶質疑泥淖,艱難前行。而看似風光正好的微博紅人也逐漸正視微博平臺式微之窘境,蓮步輕移至微信平臺,小心埋藏好對創新模式的迷茫和存活壽命的擔憂,繼續為新媒體營銷盛世吶喊助威。
同樣,在如今缺乏系統推廣模式的背景下,只能進行零碎片段式宣傳的商業公司也在虔誠期待著微營銷世界的曙光破曉之際。面對網絡營銷業內多家企業紛紛倒閉的現狀,嵇明將目光抬至遠處,“我們亟待一個完善的可持續網絡營銷平臺早日建成,希望那時,我們能做的可以更多。”(記者 何蔣勇 實習生 李佳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