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前日下午,來京探望父母和姐姐卻遭遇車禍的四川籍12歲的男孩牛牛(化名),在武警總醫院離開人世,他的家人為了“讓孩子的生命得到延續”,捐出了牛牛的兩個腎臟、1個肝臟和眼角膜。
昨天,接受牛牛捐獻的一位肝硬化患者和兩位腎衰竭患者,術后恢復情況不錯。
牛牛的角膜已送至同仁醫院,預計下周實施移植術。
受捐者最大年齡68歲
前日下午6點20分,在武警總醫院,移植手術開始,昨日凌晨1時許結束。
武警總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主任醫師陳新國稱,牛牛的肝臟植入了一名68歲的女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患者體內,雙腎分別植入一個65歲的男性腎衰竭患者和一54歲女性腎衰竭患者體內。
“接受肝移植的女性患者已蘇醒,說明移植的肝臟已開始發揮作用。”陳新國稱,由于患者年齡偏大,術后在ICU觀察時間要長些,比別人撤呼吸機的時間也要晚些,但恢復情況仍算不錯。
武警總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副主任醫師劉煜介紹,腎移植患者不需過多時間在ICU觀察,稍晚即可轉至普通病房。
陳新國稱,如若順利,肝移植患者一般要在三四周后可以出院,腎移植患者要根據尿量和監測的腎功指標恢復情況,決定何時出院。
兩患者將接受角膜移植
昨日,同仁醫院相關負責人證實,牛牛的角膜已被送至該院,并已完成登記入冊。院方“將盡快確認兩名合適的受者”,角膜移植術預計下周進行。
■ 回訪
父母換下打工服送兒子最后一程
醫務人員全體肅立默哀表達對12歲男孩的敬意
39歲的張殿文40歲的陳柳英,在北京打工,給新裝修房子刮膩子,工作很臟很累。
前天下午,在武警總醫院,他們12歲的兒子牛牛因車禍離世。手術室外的他們,希望將兒子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讓兒子的生命在別人身上得以延續。
當得知兒子的眼角膜、腎臟和肝臟可以救助5個人時,他們有些激動,但仍難掩蓋“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發出撕人心肺的哭聲。
為了送兒子最后一程,張殿文夫婦換下工作服,穿戴整齊。
尹利華是武警總醫院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
“牛牛是捐獻者中特殊的‘天使’,他是家里的掌中寶,大家都很難接受他的離去。”她說,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工家庭,父母、爺爺奶奶一致同意捐獻,讓她難忘。
她記得,牛牛的爺爺奶奶同意孫子牛牛捐獻器官后,還趴在重癥監護室的門外,想看孫子最后一眼。
前日下午5點40分,在武警總醫院綜合樓9層手術室內,醫務人員為牛牛做完儀容整理后,全體肅立默哀,用他們的方式表達了對牛牛的敬意。
另據了解,根據我國器官捐獻“雙盲”原則,受贈者和捐助者互相不知對方情形。所以,3名已完成器官移植手術的患者及家屬,并不知道自己的“新生命”從哪來。
■ 釋疑
小孩器官是否可移植老人?
牛牛下月才滿13歲,而他器官的受捐者,年齡最小的也54歲了,小孩器官能移植給老人嗎?
武警總醫院副主任醫師劉煜解釋,分配器官的原則是,首先考慮患者病情輕重及在醫院登記等待移植的排號先后,其次是與供者間血型等配型結果,最后還會考慮和供者的體重、器官大小等指標相適應。
劉煜說,牛牛是O型血,屬于萬能供體,配型難度相對較低。但由于牛牛還是個孩子,體重、肝臟較輕,所以需要選擇體重偏輕,與供肝匹配的受體。醫院根據分配器官原則,選中了一名68歲的女性作為受體。(記者許路陽 實習生黃小雨 通訊員崔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