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輸液量超過100億瓶,相當于13億人口每人輸液8瓶,每10個門診患者中有3人被輸液,每年約有20萬人死于輸液不良反應。《2012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按藥品劑型統計顯示,注射劑不良反應率高達56.7%,提示靜脈注射安全風險高,醫院有責任加強靜脈注射劑的監管,患者應改變對注射劑的心理依賴。
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航空總醫院在今年3月率先提出取消門診靜脈輸液。 據航空總醫院院長高國蘭介紹,從今年3月16日起,醫院在取消普通門診靜脈輸液的同時,撤銷了門診輸液室的建制,并明確規定:醫院門診(除兒科、急診、麻醉外)醫生不得開具靜脈用藥處方。病情緊急的轉急診科治療;急診科醫生根據患者病情審慎開具靜脈輸液。醫院兒科靜脈輸液暫時保留,但為保證兒童用藥安全,對靜脈輸液患兒必須做到一日一診,每日關注患兒輸液療效和反應。對違規行為,醫院也制定了相應處罰措施。
據航空總醫院急診科護士長張明霞介紹,沒有取消門診輸液前,每天輸液人數達到200至300人,座椅經常不夠用。取消輸液以后,原來的輸液區準備建設急診ICU。
在采訪中,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新舉措在實施過程中,也有一些患者表示不理解。“取消門診輸液,輸液要從門診轉到急診或住院部,會不會耽誤病情呢?”針對部分患者的疑慮,高國蘭解釋說,在國外輸液應該是用于搶救病人的一種手段,但目前國內門診大量輸液這與患者的就診治療習慣有很大關系。實際上“濫輸液”,不但會導致患者的耐藥性,而且還會帶來醫療資源的大量浪費,增加患者無謂的經濟負擔。
據了解,取消普通門診靜脈輸液在航空總醫院實行三個月以來,醫院的藥占比整體下降了3個百分點,門診處方抗菌藥物使用比例降至7.61%,藥品不良反應也同比下降51%。(記者 徐晶晶)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