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今日頭條”被查,是對版權的保護,是對著作權法的捍衛。但是,不能把所有對版權的保護的希望都寄托在查處“今日頭條”上來。
隨著網絡的興起,網絡轉載成了無償分食他人創作的最大集散地,一句“沒有用于謀利”成了網絡轉載的最好借口,而版權的概念也在跟風隨大流的瘋狂網絡轉載中漸次模糊,一個原創作者的辛勤勞動和汗水被四處轉載,他卻毫無辦法。
一些網絡利用“合作媒體”的幌子,大肆轉載原創作者的作品,有多少網絡經過了原創作者的“許可”?想必網絡相關負責人心里比誰都清楚。但是又有誰被查過?又有誰覺得慚愧過?
“今日頭條”被查,顯然是因為激怒了個別傳統媒體,或許是傳統媒體因為受到網絡的沖擊,生存越來越艱難,向“今日頭條”發起了責難,但是,除“今日頭條”之外,還有多少“今日頭條”應該被查?
這或許是一個有所禁忌的話題,但是,既然國家掀起了“劍網2014”專項行動,這也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尤其那些違規轉載原創作者汗水結晶的網絡,應該嚴格遵守著作權法,掃一掃下自己門前的“雪”,學會珍視創作者的辛勤勞動和汗水。
一些網絡轉載聲稱沒有轉載、沒用來謀利,可是卻賺了點擊率,這就是利益。違規轉載的網絡必須承認這一點。既然如此,就不能隨便轉載創作者的勞動成果,即使通過“合作媒體”轉載,也必須付費。
近年來,文賊越來越猖獗,不僅赤裸裸地盜竊,而且有的媒體也不加鑒別,把文賊的稿子發得滿天飛,盡管主流媒體曾不止一次呼吁打擊文賊,但是這種呼吁最終還是在聲嘶力竭中不了了之。
要從中國制造發展到中國創造,必須充分尊重原創,必須尊重創作者的勞動。否則,誰都會“偷”。因此,當下不僅要查處“今日頭條”,更要建設一個尊重原創的制度和社會環境,否則,僅僅查處一個“今日頭條”,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王 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