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曾懷揣3000元借款去進貨,卻被偷
吳志芳說,自己是最早做建材生意的那批人。那時,她與老公在二醫院附近開了建材家具店,銷售辦公用品,而自己有“縫紉”的手藝,便會幫著一起踩沙發被套。日子雖然過得忙碌,但也還是每天有“進賬”。
吳志芳還記得,那年自己已懷孕5個月,要前往汨羅進貨。“當時,身上帶了3000元錢,而且還是借的。”吳志芳回憶說,沒想到,一到汨羅,自己就遭遇了扒手。錢沒了,人只好回株洲,可是當時身上僅有的十塊錢零錢,卻不夠買回株洲的回程票。沒辦法,吳志芳只好先花了4塊多錢到長沙,然后從長沙親戚那借點錢,再轉車回株洲。
這次的汨羅之行,給吳志芳“長了心眼”。回到株洲之后,吳志芳的門店生意也可以說是“幾經波折”,甚至幾次面臨“選擇”,當然,也還是賺了“幾桶金”。
心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
1993年,吳志芳準備轉型,開始往板材“進攻”。吳志芳便去廣州進貨,接受“汨羅教訓”,吳志芳把10萬元錢分開裝,其中6萬元纏在腰上,還有其他錢就是塞鞋盒里、鞋底下。
“當時凌晨到廣州,還碰到背槍的人,嚇壞了。”吳志芳說,貨是進回來了,但生意還是沒有想象中的好。第一年就虧了3萬元。第二年,很多人勸他們還是轉回去干老本行,但她還是咬牙堅持了。而且,她還做了個大膽的決定,貸款10萬元,把旁邊的門店頂下來,擴大規模,由自己經營,老公仍然主管家具廠。一年下來,吳志芳賺了17萬元。1995年,她在株洲買了第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
曾數錢數得手發軟
到了1997年,吳志芳的事業開始有所好轉。“最多的時候,一天可進賬11萬元,銀行都派工作人員在我家門店里數錢。”吳志芳說,每天事情太多,晚上常常回想白天做生意的得失,以至于上廁所頭都在暈。
“我記得有一晚睡覺之前,突然記得白天有一個訂單沒收錢,有4700元。”吳志芳說,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踩著三輪車往客戶家里跑,幸好客戶很實誠,馬上就把錢給了。
做生意久了,吳志芳也有了品牌意識,并開始為適應消費者的需求,整合資源,并開始為客戶實現實木“私人定制”,包括衣柜、櫥柜、酒柜、全房等定制。(株洲晚報 記者趙菲菲 通訊員朱新艷 李文佳 董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