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新姑爺帥氣、工作好、聽媳婦話,唯一讓岳父一家人不能接受的是,每次來到家里都對廁所“情有獨鐘”。如廁最快半小時,經常1小時,最多1個半小時,在廁所里面看雜志、抽煙、玩語音微信……
幾天前,岳父過生日,因為新姑爺再次如廁久不出,鬧得一家人很不愉快,新婚僅半年的妻子甚至想和丈夫離婚。昨日,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通過多方采訪了解了事情經過。
妻子
他啥都好,可就是愛蹲廁所
記者了解到,新姑爺王先生是公務員,每天工作繁忙。妻子高女士在政府機關做文字工作。高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談戀愛的時候,我就發現他愛蹲廁所,時間比較長,我以為是便秘就沒當回事。可是讓我無法容忍的是我們辦理結婚登記的當天,他又蹲在廁所里不愛出來,結婚后的兩個月我做了一次手術,我的父母和家人都在外面等待,可是到家屬簽字的時候,他又失蹤了,后來發現他躲在廁所里看小說呢。”
高女士說:“他的這個壞習慣讓我很糾結,我使用了各種方法,例如恐嚇他:再躲在里面不出來就離婚;苦求他:在里面久了我總擔心你出意外,我很害怕。可是無論怎么說,他的這個習慣就是不改。他平時對我特別好,什么事都聽我的,像個乖孩子,如果真的因為這個離婚了,我又覺得不值得。”
岳母
懷疑新姑爺對老丈人有意見
幾天前,王先生的岳父過生日。王先生和妻子高女士到岳父家去祝壽。快要吃飯的時候,高女士發現丈夫又消失了。眼看一大家子人準備就餐了,高女士馬上到廁所去找,果然發現丈夫在廁所里。高女士輕聲敲廁所門說:“快點出來,大家都等你呢。”“你們先吃吧,別等我。”王先生在里面回答。
“不行,我們等你,你快點。”高女士低聲說。10分鐘后,高女士見丈夫還沒出來,便給丈夫發短信說:“快點出來,大家都等你呢,我爸生氣了,以為你是故意的。”兩分鐘后,高女士收到丈夫的短信:“快了。”
一大桌子菜都已擺上,十多個親屬也已經坐齊,就剩一個躲在廁所里的姑爺。岳父高先生一言不發,陰沉著臉,場面很尷尬。高女士的母親將女兒叫到里屋悄悄地說:“是不是他對你爸有意見啊?故意用這招氣他!以后你自己來,別讓他來。”
半小時后,王先生才從廁所出來。生日宴上的氣氛很緊張。回到自己家中,高女士很決絕地向丈夫表示:“以后再到我家,你如果在廁所里超過10分鐘,我們就離婚。”
音樂治療師
如廁久不出是一種心理問題
我國著名音樂治療師趙小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王先生這種喜歡蹲廁所的行為是一種心理問題,可能與人際交往障礙有關。廁所是一個封閉的空間,可以不與任何人交流。他可能在通過這種方式回避人際溝通的障礙。他的這種行為和很多人躲在洗浴中心的桑拿房幾小時不出來有相同之處,都有逃避現實的心理。”
趙小明說:“如今中國進入了高焦慮時代,一些特殊行業,如警察、律師、記者等群體的人內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這些人會采用自己認同的各種方式來釋放壓力,蹲廁所也是很多現代人一種緩解壓力的方式。對于王先生的行為,妻子高女士不應用強控制的方式來試圖改變他,而是要傾聽、了解他的壓力源。對于王先生,他自己首先要了解到這種怪異行為背后的心理原因,了解它是怎么形成的。王先生可以和自己認可的好朋友傾訴、宣泄內心的煩惱,也可以找專業的心理醫生做心理治療。”
親子教育專家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內心很自卑
省內著名親子教育專家周永梅在詳細地了解了王先生怪習慣的故事后說:“王先生很有可能是在溺愛的家教中長大的。從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是不幸福的,溺愛其實是一種軟控制。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生命力弱,內心有很強的被控制感,內心特別渴望自由。”
周永梅說:“在關系中越控制越失序,妻子高女士越是對王先生蹲廁所的行為進行控制,王先生的潛意識就會越反抗。廁所是王先生的自由空間,一切都可以自己掌控。王先生與妻子之間的互動關系很可能是他和母親關系的一種重復。”
周永梅說:“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對父母是有怨恨的,因為他的一切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完成的,這樣的人內心會很自卑。在岳父過生日的時候,躲在廁所里不出來,可能是將對自己父母的怨恨投射到岳父身上。要想改變這種壞習慣,妻子高女士一定要給丈夫更多的空間,給他更多自我選擇做事情的權力。”(主任記者 吳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