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四川省瀘州市64歲的孤寡老人黃明清,至今仍清楚記得兩年前初識朱維鋼的那一幕。那天,他從醫(yī)院看病出來,身體不適坐在路邊休息,路經(jīng)此地的朱維鋼停下腳步,關心地詢問他的情況。
從此以后,朱維鋼就時不時地拎著水果到住所看望他,天氣涼了給他買外套和保暖衣。得知老人疾病纏身,朱維鋼還主動聯(lián)系當?shù)赜忻尼t(yī)生為他診治。熟悉之后,黃明清才得知朱維鋼是國家電網(wǎng)四川電力瀘州共產黨員服務隊的一員。
不過,黃明清再也見不到這位心地善良、笑容憨厚的“朱師傅”了。今年2月14日上午,年僅49歲的朱維鋼在工作中突發(fā)心肌梗塞不治身亡。
“不計報酬,不在乎榮譽,發(fā)自內心地為社會、為企業(yè)、為他人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這是朱維鋼生前在一篇讀書心得中寫下的一句話。在黨員服務隊工作的2419個日夜里,朱維鋼確實踐行了他的諾言。走遍瀘州城區(qū)29個社區(qū)的大街小巷,在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為用戶排除電力故障之余,朱維鋼特別留意困難群眾和孤寡老人,主動幫助他們、照顧他們,以點點滴滴的行動傳遞關愛與溫暖。
瀘州江陽區(qū)的殘疾人趙孝文因患小兒麻痹癥行動不便,過去繳電費要走3個小時。朱維鋼了解他的情況后,每個月堅持去幫他繳費,直到5年后趙孝文家附近設立了便民繳費點。
在一次出任務的過程中,朱維鋼發(fā)現(xiàn)瀘州枇杷溝棚戶區(qū)黃婆婆家中電暖器上,“開”“關”等按鈕的字跡已經(jīng)很模糊。擔心老人家誤操作造成安全隱患,朱維鋼在處理完用電故障后專門跑去買來一支記號筆,將各個按鈕的字樣重新清楚地標記出來。
逢年過節(jié)時,朱維鋼還會自掏腰包買上雞蛋、肉等營養(yǎng)品去看望孤寡老人。“活到80多歲,還有人惦記著我,來陪我說話,我高興啊!”瀘州江陽區(qū)上平社區(qū)孤寡老人肖乾鈺對記者說,“朱師傅”對她有求必應,幫她修線路、換燈泡,還很會寬慰人,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
85歲的盧忠義老人也是朱維鋼長期幫扶的對象。老人說,每次上門檢修完,朱維鋼總不忘提醒他用電安全常識,手把手地教他使用電器,認真仔細。去年,朱維鋼看他穿得單薄,專門送給他一件棉服。
“他還這么年輕,怎么說走就走了呢!”對于朱維鋼的突然離世,盧忠義無比感慨,“我一直叫他‘朱同志’,他是一名好黨員。”
“他是個好人。”認識朱維鋼的人都這么說。在服務隊里,朱維鋼年紀最長;在業(yè)務上,他經(jīng)驗豐富、細心周到,長期擔任班組安全員,是全隊當仁不讓的“靈魂人物”。黨員服務隊隊長徐偉說,只要隊員有困難,朱維鋼總是不吝幫助,但如果隊員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他也會嚴厲批評。只可惜,他直爽真誠的音容笑貌和搶通一線揮汗如雨的身影,只能永遠定格在親友同事的心中。
“他做的事看起來微不足道,但貴在一直堅持。”徐偉說,他和其他隊員要將朱維鋼的這份熱心與情義繼續(xù)延續(xù)。(記者楊迪)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