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013年1月4日,“黑河好八連”執勤哨兵李澤鈺、馮旭冒著零下35度嚴寒,在邊境線上為祖國站崗。鋼板網,大大提高了邊境管控效能,使邊境涉外和違邊事件降到了歷史最低點,被駐地群眾稱贊為“北疆鐵門栓”。
2014年1月4日,黑河段黑龍江冰面溫度低達零下35度,駐守在這里的黑龍江軍區某邊防團“黑河好八連”執勤哨兵李澤鈺、馮旭不畏嚴寒,堅守在哨位上,為祖國站崗。
邊城黑河被譽為“中俄之窗、歐亞之門”,與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江相望,地處北緯50度線上,是我國有名的高寒區,冬季長達6個多月,最冷時,氣溫-47℃,而無遮無掩的界江上,氣溫則低至50℃。結凍的界江冰層可達5米多厚。
聞名全軍的“黑河好八連”就駐扎在這里,擔負戰備執勤任務。“不畏艱苦、愛國奉獻、嚴守國門、一塵不染”是黑河好八連這個群體的精神寫照。近年來,八連官兵堅持用信息化建設突破‘瓶頸’,已建成集視頻監控、網絡指揮控制、影音頻適時傳輸于一體的指揮控制中心,實現了邊境管控由人力型向科技智能型、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信息手段的全域覆蓋、全時管控,使邊境涉外事件和違邊事件降到了最低點。先后成功制止違邊事件50余起,堵截企圖越境分子130余人次,轄區被中俄代表機關評選為“最佳模范管段”。
1月4日凌晨,呵氣成冰、寒風肆虐,記者利用三個小時時間,跟隨李澤鈺、馮旭一起站崗執勤,并抓拍了一組他們從6點到9點在國門一線站崗執勤感人畫面。

2013年1月4日,“黑河好八連”執勤哨兵李澤鈺、馮旭冒著零下35讀嚴寒,在邊境線上為祖國站崗。為了確保黑龍江在封凍期特殊地理位置的邊境安全,謹防中俄兩國公民誤越國界,“黑河好八連”在界江上筑起了長達六千多米長的界江鋼板網,大大提高了邊境管控效能,使邊境涉外和違邊事件降到了歷史最低點,被駐地群主稱贊為“北疆鐵門栓”。

2013年1月4日,“黑河好八連”執勤哨兵李澤鈺、馮旭冒著零下35讀嚴寒,在邊境線上為祖國站崗。

2013年1月4日,“黑河好八連”執勤哨兵李澤鈺、馮旭冒著零下35讀嚴寒,在邊境線上站崗巡邏執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