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近日,天柱縣文化、宣傳部門工作人員前往該縣高釀鎮章寨村村民劉榮騰家門前對立于此處的石闈子進行考察。據了解,這石闈子立于清朝宣統元年,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

石闈子上的文字

立在村民門口的石闈子
經測,這一對石闈子高1.5米左右,寬約50厘米,厚10厘米,各由兩根青條石合成,上部各有一10厘米見方方孔,下部則是直徑約10厘米的圓孔,用來固定彩旗。石闈子上還留下了“歲進士劉憲祖 附貢生劉奇英 宣統元年歲次己酉十一月款旦立”等字樣。
據當地村民劉春介紹,石闈子上記錄的劉憲祖和劉奇英,是叔侄關系,其中劉憲祖生于乾隆甲寅年(1794年),十八歲進入縣儒學堂讀書,因成績優異被列為廩生,后來被推薦到最高學府(國子監學堂)讀書,期滿出貢,稱為歲進士。劉奇英,生于咸豐十年(1860年),因當時廢除八股文取士,復考后考取增生轉為廩生,通過報捐方式取得貢生資格。
據了解,這兩人學有所成,又都取得了功名,所以當時的朝廷便在他們的家鄉高釀鎮章寨村立下石闈子,以示褒獎,達到光宗耀祖的目的。據悉,石闈子也叫舉人碑,為獎勵功名而立,這是封建王朝籠絡讀書人的一種方式。(潘存棟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