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天柱縣“五個一”推動新農村建設。
狠抓一批新村規劃
針對農村建房凌亂、亂搭亂建嚴重,違法、違規占地突出等,為了使該縣新農村建設規范、有序,新農村建設有章可循,該縣及時請有資質的單位對在清水江流域天柱段、三黎高速公路天柱段沿線、天柱至凱里(三穗)310省道沿線、天柱至靖縣、會同,天柱至芷江、新晃出省公路沿線接壤鄉鎮及重要接點村寨優先規劃了一批新農村,并每年選一定的示范村進行重點打造(如2013年一個村,2014年2個,2015年預計5個村)。對農村近期、中期、遠期進行規劃,重點在產業發展布局、新村建設選點、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耕地保護區、村容寨貌整治、環境保護等進行了詳細規劃。有效地促進了農村有理、有序、合理建設。目前該縣總規劃村達200多個,全部通過縣有關專家評審通過。
編報一批發展項目
要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該縣以“四在農家•美麗鄉村” 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為契機,大力加強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電、小康訊、小康寨建設,結合各村實際,編制上報了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的建設資金初步預計452672.48萬元,其中,2013—2017年預計投入264251.58萬元。通過項目的實施,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變農村面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優化公共資源配置、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提高扶貧開發成效、加快農村全面小康建設進程,努力把該縣農村建設成生活宜居、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的美麗鄉村。
培育一批特色產業
針對大多數村都是以發展傳統農業為主,培育和扶持特色產業不強、村級造血功能差、農民增收難等實際。該縣積極培育和發展一批符合各村實際的特色產業,給每個村定位1——2個符合村情實際的特色產業,并下大力氣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如在遠口鎮新市村利用交通、清水江資源優勢定位為旅游和漁業養殖兩大特色產業,并進行重點打造;在邦洞鎮的賴洞村培育和扶持發展種養業(烤煙種植、稻田養魚、大棚蔬菜種植、中藥材種植等)和觀光農業兩大特色產業。同時該縣還積極建設一批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如社學鄉長團村的高效油茶示范種植園區和鳳城鎮朗江蔬菜高效種植園區等都初具規模。積極扶持和發展農業 “三小”( 即小企業、小基地、小農場)工程,發展和壯大農村經濟。
整合一批項目資金
新農村建設涉及部門多,建設選擇和項目審查標準不一,建設資金分散,資金捆綁使用難度大,影響建設效果等問題。該縣按照“資金性質不變,使用方式不變,來源渠道不變,統一規劃,優勢互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積極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的項目資金,加強資金整合,以便發揮其最大的工程效益。如在美麗鄉村示范村遠口市村村委活動室建設中,就整合了縣委組織部、衛生、計生、民政、宣傳等部門的經費,建設了一棟超400平米的兼計生室、衛生室、村委會等綜合服務大樓,有效地節約了土地資源,解決了群眾辦事分散等難題。目前,該縣正積級整合一批項目資金,向示范區、園區、重要節點等集中建設,建設一批高標準、高效節能的示范帶動項目。
搭建一個融資平臺
針對農村經濟基礎條件差,村級集體經濟薄弱,農民增收渠道單一,對農村建設資金籌措難等。該縣創建了美麗鄉村建設融資平臺,采取財政投一點、向上爭一點、對外引一點、民間投一點、銀行貸一點、社會融一點、農戶籌一點、幫扶單位助一點等“八個一點”的辦法,積極搭建一個農村經濟建設和發展的融資平臺,為發展農村經濟籌措建設資金,有效解決農村經濟發展資金不足這一短板。同時積級向上級部門爭取項目資金,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如今年全縣共為美麗鄉村示范村和推進村建設爭取到項目30個,預計投入建設資金2.5億元。(蔣文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