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瓔玲,今天余媽媽來看看你,想了解一下你有什么困難?學習情況怎么樣?……”天柱縣鳳城鎮北門社區的義工余芳再一次來到家里看望姚瓔玲。
姚瓔玲,今年9歲,是鳳城鎮第二小學的一名學生,父母離異。為了養家糊口,媽媽常年外出打工,留下她與年邁的外婆一起生活。
9歲,原本是在母親懷里撒嬌的年齡,正需要父母關懷與呵護,而瓔玲卻只能在孤獨中苦苦掙扎著……
今年3月,北門社區黨支部了解這一情況后,立即安排“愛心媽媽”余芳對姚瓔玲進行“手牽手”關愛行動。自那以后,余芳多次來到姚瓔玲家,幫助她打理家務,輔導功課,把一份沉甸甸的母愛播撒在姚瓔玲的心中。
“我作為姚瓔玲的‘愛心媽媽’,平時我就打電話問候她的生活情況,有時打電話給老師問學習情況。”余芳道出了對小瓔玲的那份情愛。“雖然她不是我親生的,但既然我當上了她的‘愛心媽媽’,我就把她當成自己的女兒來看待。”
“愛心媽媽”余芳的到來,讓這個沉寂的家又多了些溫暖,讓長時間缺乏母愛的姚瓔玲感受到了母愛的溫暖與幸福。
“每次余媽媽來我家的時候,我都很開心,她每次都會與我聊天,教我做作業,我感覺很溫暖、很幸福。”姚瓔玲說。
在北門社區,像余芳這樣的“愛心媽媽”還有13名。在社區黨支部的統一領導下,“愛心媽媽團”常年活躍在社區里,關心著留守兒童,為他們奉獻“母愛”。
“每逢節假日,我們的愛心媽媽都會“一對一、手牽手”與孩子們度過歡快的節日,讓他們在成長中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母愛的關懷,讓每一個留守兒童都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北門社區居委會主任肖連英這樣說到。
社區黨支部、居委會還建立了“愛心媽媽”的幫扶制度,幫助每個幫扶對象建立一份檔案,要求“愛心媽媽”與結對留守兒童每月不少于一次親情溝通。截至目前,該社區已有近100名留守兒童得到過結對幫扶。(周榮塘 吳尊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