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施秉縣城關鎮把思想作風建設付諸于實踐、落實到末端、細化到枝節,搭建“四邊形”讓轉變作風環環相扣、步步深入,讓糾“四風”活動動之于心、落實到位、看出效果、聽到回音。
“心貼心”談話聽民聲。利用開展群眾路線活動之機,組織黨員干部下村入戶開展“三問”活動,零距離、面對面、心貼心傾聽群眾聲音。認真開展糾“四風”民主測評,把“面對面”和“背靠背”結合起來開展個別談話,廣泛聽取干部群眾對鎮、村領導班子成員的建議及意見。
“家門口”整風順民意。針對收集到的建議,嚴格開展自查自糾,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針對群眾反映的公車使用、公務接待、找人辦事難等突出問題和機關作風存在懶、散、慢現象,城關鎮從工作細微處著手,分別制定了上下班考勤制度、全天候值班制度、請銷假制度、開會紀律、公車使用、接待標準等20多項規定。
“緊箍咒”念到最基層。依托民生監督特派工作機制,組織鎮紀委定期下村檢查民生資金使用情況,充分發揮村(社區)紀檢員和村監會的作用。專門成立督查室,定期或不定期對鎮各股所站和各村(社區)兩委進行督查,對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頂風違紀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絕不姑息,切實增強干部廉潔意識,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把監督干部作風的“緊箍咒”念到最基層。
“親情式”服務暖人心。嚴格服務標準,加強服務人員培訓,真正把群眾“當回事”,對群眾的事“有所謂”,真正做到“把方便留給群眾,把事情交給干部”。城關鎮已建立鎮級便民服務中心1個,村(社區)建立便民服務站(點)22個,明確社區坐班制度和村級代理員代辦制度,有效杜絕有事找不到人的現象發生,使得服務窗口“亮”了、工作效率“高”了、干部形象“新”了。(李芳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