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12月25日,黔東南州第三屆道德模范表彰暨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黔東南州人民政府會議室舉行,黔東南州第三屆道德模范、州文明委領導、州文明委成員單位分管領導、各縣市文明辦負責人、凱里軍分區、武警黔東南州支隊、武警黔東南州消防支隊、州醫院等單位300余人參加報告會。

表彰會現場 李雪攝
龍河作、田明江、楊龍、程政富、羅文鳳、陳代凡、饒穎、張希才、陳素榮、詹如碧共計10名榮獲黔東南州第三屆道德模范稱號。
龍河作,榕江縣朗洞鎮宰牙中心村村民。他是個殘疾人,卻自己開辦學校解決邊遠農村孩子入學難問題;他行動不方便,卻艱難地翻山越嶺為群眾治病,踐行一個共產黨員的使命;他生活并不寬裕,卻將“拼”出10萬元投入到鄉村建設和扶貧貧困學生。他獲得了“助人為樂模范”稱號。
田明江,武警黔東南消防支隊特勤中隊副中隊長。吃大苦,耐大勞,樂于助人、甘于奉獻,無論是危急時刻救人于危難之中,還是困難時候助人于窘境時刻,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他總是挺身而出,在血與火、生與死的危急關頭譜寫了一首動人的奉獻曲、愛民歌。他獲得了“助人為樂模范”稱號。
楊龍,凱里市馬坡井小學教師。在當兵期間,他與歹徒英勇搏斗,保住了百姓的生命財產;在面對生死考驗時,他舍生忘死沖鋒在前;戰友母親生病時,每月拿出200元以該戰友的名義寄到其家中。在任教期間,同事小孩不小心被困在家,他破窗而入將小孩成功救出;春節遇到火災,他不顧個人安危奮力救火;一學生在教室突發疾病,他抱起孩子往公路邊跑將其送上120急救車。他做過類似這樣見義勇為的事跡太多了,他用一生的執著詮釋了無悔的人生。他獲得了“見義勇為模范”稱號。
程政富,岑鞏縣利民汽車出租有限公司安全員兼車隊長。“好人程政富,撲火海、救傷員、助殘助困敢當先,不留美名,只奉獻,先進事跡大家學,共建和諧美思州。”這是流傳在岑鞏縣出租車司機隊伍中的一首順口溜。在縣城的出租車司機眼中,程政富不僅有著思州男人見義勇為、樂于助人的稟賦,還有著出租車司機的熱心腸、樂施好善。他獲得了“見義勇為模范”稱號。
羅文鳳,凱里市火車站豐華煙酒店老板。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做小本生意的人越來越多,為謀取利益,有人缺斤短兩,有人以假亂真,但羅文鳳,用堅持17年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個樸素的道理,誠信才是做生意的根本。她獲得了“誠實守信模范”稱號。
陳代凡,麻江縣宣威鎮光明村村民。創業之初總伴隨著種種困難,他靠著堅韌的毅力面對困難,對顧客講誠信。他的誠信經營,小小榨油坊榨出了優質的放心油,以誠待客,贏得顧客盈門,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大學生健康的擇業意識和“誠信是經商之道”的至理名言。他獲得了“誠實守信模范”稱號。
饒穎,凱里市公安局大十字派出所民警。她舍小家,顧大家,始終將人民群眾的利益和工作放在首位,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充分體現了一名基層派出所民警在群眾眼中的真正價值及意義,充分體現了人民警察敬業奉獻的、高尚的職業情操。她獲得了“敬業奉獻模范”稱號。

道德模范代表張希才在作個人事跡報告 李雪攝
張希才,雷山縣西江鎮黃里村村民。經過夜校掃盲,他自學成才,30年來在《人民日報》、《貴州日報》、《黔東南日報》、《人大論壇》等報刊雜志上共刊登5878篇稿件,在中央、貴州人民廣播電臺等電臺上播報5578條稿件。如今75歲高齡的他仍然滿腔熱情,筆耕不輟,為當地新聞宣傳工作發揮余熱。他獲得了“敬業奉獻模范”稱號。
陳素榮,天柱縣邦洞鎮燈塔村村民。懷著對英雄的敬仰,與一級傷殘軍人結婚,30年來她勤勤懇懇照顧丈夫和年邁的公公婆婆,把兩個兒子撫養成人,并將兒子送上軍營。“因為他愛國,所以我愛他”;“孩子,參軍去吧,只有國家平安了,家才平安。”簡單不能簡單的誓言里體現的是一顆愛國心。她獲得了“孝老愛親模范”稱號。
詹如碧,鎮遠縣都坪鎮馬家坪村村民。肺癌奪去她丈夫的生命后,她數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照料癱瘓在床的公爹公婆,悉心撫養一雙還未成年的子女。她飽嘗了生活的艱辛,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沒有添置過一件新衣裳,甚至沒有回過一次娘家。她把所有的時間,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愛全部傾注在這個兩個癱瘓老人,兩個尚未成年的子女身上。她獲得了“孝老愛親模范”稱號。
表彰會上,來自雷山縣農民記者張希才、凱里市馬坡井小學教師楊龍作了個人事跡報告。(李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