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記者9月17日從州環保局獲悉,該局會同州機關事務局,聯合向廣大市民、干部職工和學生倡導重拾鋼筆,減少使用一次性筆,因為這樣做,對環境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州環保局和機關事務局在倡議書中說,一次性筆價格便宜,書寫流暢,頗受歡迎,但許多人或許沒想到,一次性筆的廢棄筆芯、殘余油墨在數量龐大的情況下,對環境會造成嚴重的損害,損害程度不亞于塑料袋和廢棄電池。
而鋼筆的筆尖、筆桿等關鍵部位都由金屬或其他非塑料制品制成,可循環利用,墨水幾乎不會對水和土壤造成污染。鑒于此,兩單位倡導重拾鋼筆,為保護環境作貢獻。
州環保局法規科一位工作人員說,在該州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來自凱里學院的政協委員姚瑛遞交了重拾鋼筆,保護環境的提案,州環保局對此極為重視,經過協商部署,與州機關事務局聯合發出了重拾鋼筆的倡議。
“倡議發出去之后,有一定的效果,在一些機關單位的辦公室里,又看到了墨水瓶和鋼筆,又聞到淡淡的墨香味。”這位工作人員說,下一步,環保部門將走進校園中進行重拾鋼筆的宣傳,讓鋼筆又走進課堂,還要通過學生帶動家長重新把鋼筆撿拾起來,回歸傳統,保護環境。
在黔東南州某州級單位上班的吳先生是重拾鋼筆的“積極分子”。從學校畢業上班后,鋼筆曾一度淡出他的生活和工作,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性筆,但是因自己寫得一手漂亮的鋼筆書法,所以后來他又重拾起了鋼筆,回歸傳統。
采訪中,吳先生打開筆記本,展示他的鋼筆書法成果。記者看到,厚厚的筆記本所剩無幾,密密麻麻的字體,全是用鋼筆寫下的。

不過,目前,使用一次性筆的人員還是占多數。9月17日,記者走訪了10位市民,他們中有機關干部、媒體記者、還有個體工商戶,其中8名受訪者稱長期使用的是一次性筆。
機關干部陸先生說,他之所以不用鋼筆,主要是鋼筆有兩大弊病,首先是到辦公室以外的地方書寫,墨水寫干,就沒法再用了,會影響到工作的推進;其次,鋼筆墨水外泄,染在衣服上,很難洗凈,不及一次性筆衛生。
使用鋼筆的2位受訪者一位是前述提到的吳先生,一位是工商干部楊先生。楊先生說,離開學校快二十年了,但一直沿襲學生時代的傳統,使用鋼筆。“主要是習慣問題,用慣了就舍不得丟棄。”楊先生說。(劉宇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