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鄉鎮紀檢監察力量不足;民生資金最后一公里監督失控;村(居)自治組織終端監督成效較差;基層群眾自我維權和參與監督缺乏條件。這是長期困擾黔東南州民生監督工作的四大問題。
今年來,黔東南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問題導向,深入推進“三轉”,以做實、做全、做強鄉鎮(街道)和村級基層監督力量為目標,全州配備空缺鄉鎮紀委書記29人,副書記47人,在全州205個鄉鎮(街道)派駐民生監督特派組,劃定設立了503個民生監督責任區。
民生監督事關群眾,也離不開群眾,民生特派工作就是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黔東南州民生特派組和責任區組建后廣泛走訪群眾,通過開展對小姓戶、貧困戶、產業戶、返鄉戶、民生項目資金受益戶和老師、離職老黨員干部開展“七必訪”,共收集群眾反映舉報3167件。為了更深入發動群眾參與監督,還制發了民生監督聯系卡和惠民資金明白卡15.3萬張,設立直通信箱3349個,逐步在鄉鎮建立惠民便民大廳110個,壯大了終端監督的群眾基礎。
“郎徳鎮林業站站長余某貪污退耕還林資金,請特派組進行核查。”今年3月,雷山縣第一紀工委駐郎徳鎮民生監督特派組接到群眾舉報。特派組隨即組織力量進行11天入戶調查,查證余某涉嫌違紀違法資金57萬元。5月22日,畏罪潛逃的余某被抓捕歸案。
此外,黔東南還在全州推行民生項目資金聯動監管機制,督促主管部門簡化、固化民生項目資金的申報、實施和發放全流程,健全可供隨時查證的電子和紙質“雙備案”,確保實現核查有據。黔東南州紀委負責人表示,將扎實有序將民生特派延伸到學校、醫院、社區,著力在更高水平、更寬領域取得新成效。(許邵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