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記者 唐云芳)6月28日,黔東南州首屆青年創業就業見習現場招聘會暨網絡招聘季活動在凱里市二商場正式啟動。如今,父母代兒女相親已司空見慣,可你聽說過父母代兒女求職的嗎?6月28日上午,凱里市二商場招聘會現場,就出現了眾多老人“求職者”,其實他們是來幫兒女求職的。
當日,招聘會現場共有企業300家,提供扶持青年創業項目或平臺153個、就業崗位12510個、見習崗位1586個。本以為家門口的崗位只會吸引年輕人前來,結果對招聘會感興趣的還有多數老人。原來許多年輕人看不中這些崗位,根本不愿意前來,倒是父母很著急,前來打聽。
“我兒子是貴州財經大學畢業,學經濟的。”6月28日上午,一位69歲的老人一邊向招聘的工作人員打聽崗位情況,一邊記錄下用人單位的聯系方式。原來,老人的兒子在外地求職,老人希望兒子回到身邊,所以自己親自到現場,并用電話向兒子通報崗位信息。
現場的吳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就住在附近小區,但是大學畢業的女兒覺得現場招聘會形式不時尚,崗位多是銷售與服務人員,另一方面也不想被街坊四鄰問長問短,說什么也不來。吳女士只好親自到現場,結果發現至少有好幾個單位的崗位適合女兒,而且工資都在2000—3000元。
凱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人介紹,不少學歷高、年輕的求職者都不愿意就近家門就業,認為職位太低端,其實如今的社區招聘會崗位結構呈現多元化,既有藍領崗位,也有白領崗位,而且信息經過就業管理部門核實,相比一些網站的求職信息更真實可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