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013年10月19日,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央組織部發出通知,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任職)問題的意見》。目前,按照文件要求,對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的集中規范清理工作已基本告一段落,清理黨政干部兼職約4萬人次。(新華網2014年05月28日)
領導干部不得到企業兼職,是黨紀也是國法。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有這樣的禁止性規定。此次《意見》印發,已是自04年、08年以來中組部第三次下文針對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任職)問題進行糾正。
企業是地方的利稅大戶,對于地方財政收入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為了加強對這些企業的支持力度,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讓黨政工作經驗豐富,并且精力充沛的老干部,到企業兼職,在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方面是有利的,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此外還有一些鄉鎮一般干部被安排到企業、村里擔任“第一書記”職務,先不論對帶領企業和村里發展有多大幫助,好的作用是有的,首先是鍛煉干部,其次工作上傳下達,協調銜接作用很明顯。但這些情況都是要在公平、公開、公正,按照正規程序和管理規則進行管理的。
然而一些企業為了慣例和尋求保護,特意聘請黨政領導干部到本單位擔任“書記”或“顧問”之類虛職,但待遇卻與企業管理層看齊,可謂重金聘請,無所不用其極。
對于一個現代社會來說,沒有一個相對獨立、健康、公平發展的市場環境,和在此基礎上發育成熟的公民社會,則不但經濟無法健康發展,一切所謂制度建設、法治社會、政治文明,也都無從談起。領導干部直接到企業任職,雖然確實可起到幫助企業發展的作用,但這種作用來自權力,而不是來自市場。這種對一兩個企業的幫助反而會在被幫助企業享受特殊待遇的同時,使其他更多的企業受到來自權力的“隱形打壓”。十八屆三中全會其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一個成熟的市場,應該是充滿競爭的,各個企業在同一市場環境下平等博弈。當領導干部的權力向其兼職企業傾斜的時候,就必然會對這種平等博弈的市場秩序產生扭曲作用,加劇市場的不公平競爭,造成市場秩序的混亂。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是“為民、務實、清廉”,正好與《意見》中的五個“不得”交相輝映,為黨政領導干部指明了方向也劃清了“紅線”。習近平在任福建寧德市委書記時就告誡干部:“千萬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財,還要利用手中權力謀取私利,官商結合必然導致官僚主義。”可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在經濟利益的沖擊下一些領導干部內心開始躁動,熱衷做“紅頂商人”,忘記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利用權力在企業中為自己撈取個人利益,整天與企業老總、商人等“小兄弟”打得火熱,卻很少出現在田間地頭、群眾當中,這既對領導干部干事創業、服務民生產生了消極影響,又容易滋生廣大群眾的仇官心理和貪污腐敗的溫床。還有一些領導干部,退休之后,為了“豐富生活”立馬奔向企業的懷抱,利用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和“人脈關系”,為企業“遮風擋雨”,一門心思放在為“人民幣”服務上。
官商不分、“飲鴆止渴”,雖然能給地方經濟帶來短暫的亢奮,但它對官員操守、對社會公平、對市場秩序和社會結構的威脅破壞,卻是長期的、根本的和顛覆性的。這樣的行徑,往往與腐敗交織在一起,惹來群眾非議,給領導干部形象抹黑,讓黨委政府形象受損。因此,領導干部要進一步端正權力觀、利益觀,嚴格遵守中央規定,把手中的權力真正用到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倘若為一己私利而置黨紀國法于不顧,心猿意馬,既想做“紅頂”又要當“商人”,到頭來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王雪鋒)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