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實現貴州的“中國夢”,我們有自然的優勢和民族文化的優勢
貴州山青水秀,空氣清新,氣候宜人。以山為優勢的景點實在太多;以瀑布為優勢的景點更是超群,甚至世界一流;以溶洞為優勢的景點數不勝數;以流水為優勢的景點讓人流連忘返。因自然風景秀美,把貴州冠之“公園省”美譽一點都不過分。難怪,元末明初,著名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劉伯溫,才感嘆地預言: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貴賽江南”。
在貴州千回百轉、山重水復的崇山峻嶺之中居住著17個世居民族,人們代代相繼,生生不息,蘊含和透射出一種生存之美,熔鑄了醉美山水人文相融的“多彩貴州”。貴州民族文化生存文化之美,美在多民族和諧共生,美在神奇土地山水相依、天地人和。
多少年來,多種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經過反復碰撞與長期磨礪,為后人留下了一筆集民族建筑、飲食、服飾、婚俗、祭祀、節慶等多元素一體,彌足珍貴的民族文化財富。各民族文化多樣并存、自成體系,她們鑲嵌交錯、相印生輝。走進苗山侗寨,你能觸摸到人文景觀的古樸和獨特;聆聽苗嶺飛歌和侗族大歌,你會感受到天籟之音的神奇美妙。就算只到黔東南,置身于“鼓藏節”、“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你都會迷失在“百節之鄉”的歌的海洋、舞的世界里。貴州,人類心靈休憩的家園,一個讓人心醉的地方。這么多豐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資源,只要把一條無形的彩帶把她們一個個地串起來,就會形成有貴州特色的文化產業、旅游產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