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三、2013年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及其影響
低溫雪凝天氣的影響:1月上半月我州各地氣溫持續偏低,從日最低氣溫來看,我州日最低氣溫連續11天接近0℃或0℃以下,并且伴有小雨或雪,造成地勢高處或迎風坡面凝凍持續。特別是3~5日我州境內大部地區出現凍雨或雨夾雪,4日丹寨最低氣溫為-6.2℃,為16縣市氣象觀測站最低。不利越冬作物的生長和壯苗,對露地蔬菜影響較大;對交通運輸安全和生態旅游造成一定影響。2月8日我州大部地區日平均氣溫低于0℃,并且均出現了小雨(雪),但是持續時間較短,2月9日各地日平均氣溫均回升到0℃以上,此次雪凝天氣主要對葉菜類造成危害,對其它作物造成的危害較小。
持續陰雨影響:2月11~15日、17~22日分別出現了持續陰雨天氣,主要以小雨天氣為主。持續陰雨造成部分地區土壤含水量過高,影響作物正常生長。
倒春寒的影響:5月10~12日麻江、丹寨,20~22日黃平、岑鞏、天柱、錦屏分別出現日平均氣溫低于10℃的倒春寒天氣;這兩次倒春寒天氣影響范圍小、強度弱(過程最低氣溫大部地區在5℃以上),對我州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不明顯。
冰雹災害天氣過程的影響:3月我州出現了5次冰雹天氣過程,分別為12~13日、19~20日、22日夜間到23日、26日和30日,出現大范圍冰雹、雷電、強降雨、大風等天氣,部分鄉鎮出現暴雨或大暴雨,與歷年同期相比強對流天氣過程偏多,影響范圍大,涉及16個縣市,冰雹最大直徑達50mm以上,局地冰雹災害重,具有較大的破壞力。對我州農業生產影響較為嚴重。4月:4日榕江縣城出現冰雹,直徑為23mm;17日黃平、施秉、岑鞏、鎮遠、三穗等出現小冰雹。
大風的影響:4月17日鎮遠縣城出現極大風速為38.3m/s的13級大風,黃平城關出現極大風速為17.9m/s的8級大風,并造成風災。鎮遠災情:此次強對流天氣過程主要是大風災害,風災造成大樹被連根拔起、電桿被吹倒、游船被吹翻、房屋瓦片及廣告牌被吹飛、汽車被風吹物體砸壞等。造成農作物受災面積1350.2公頃、因災受輕傷8人、農作物成災面積1333.2公頃,絕收面積72公頃。受災人口4295人。房屋倒塌60間,農房嚴重損壞戶數26戶,農房一般損壞間數7040間,一般損壞戶數3954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12392.95萬元,其中:農業損失3360萬元,工礦企業損失506.74萬元,基礎設施損失4386.21萬元,公設施損失2500萬元,家庭財產損失1640萬元。
暴雨的影響: 2013年春季雨季開始期提前,同時暴雨天氣過程提前,3月以來強降雨天氣頻繁使我州在3月12日就提前進入雨季,比常年同期(4月中旬)提前20多天。從圖3中可看出2013年3~12月均有暴雨出現,5月、9月暴雨出現次數最多達到17站次,5月、6月、8月、9月出現大暴雨,以5月4站次最多,9月2站次排第二,其余月份為 1站次;在5月的三次過程中,5月26日暴雨天氣過程最大,有2站出現大暴雨,6站出現暴雨,臺江、麻江2站日最大降水量突破歷史同期極值,6月1日、7~10日、26~27日出現了3次較強降雨天氣過程。8月14~21日受臺風“尤特”、23~25日受臺風“潭美”登陸后外圍云系影響,出現連續性陣雨,累計雨量100毫米以上有23站和4站,“尤特”的主要降水分布岑鞏境內、清水江流域和都柳江下游,“潭美”主要降水分布在天柱縣境內;31日受冷空氣及中低層切變共同影響,州中西部及南部地區出現暴雨和大暴雨天氣;8月出現的三次降水過程,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大,降雨強度中等; 9月23~27日受臺風“天兔”登陸后外圍云系和冷空氣南下共同影響,除麻江、丹寨降大雨外,其余縣市普降大暴雨和暴雨,氣溫明顯下降,大暴雨有54站次,主要分布在凱里、臺江、天柱、三穗、錦屏、黎平、鎮遠、劍河、岑鞏、施秉等縣(市)境內有331站次暴雨,其中臺江南哨村178毫米為最大;暴雨天氣過程對人民生產生活造成一定影響。

圖3 黔東南州16縣市2013年暴雨分布圖
干旱的影響:從6月13日開始,我州出現持續晴熱少雨高溫天氣,氣溫高、降水少、蒸發大;到6月21日施秉、鎮遠輕級氣象干旱開始露頭,隨著晴熱高溫天氣持續且范圍擴大,干旱迅速發展;7月1日黃平開始出現中級氣象干旱;7月10日施秉、黃平發展為重級氣象干旱;7月29日施秉、鎮遠發展為特重級氣象干旱,8月6日丹寨、麻江開始出現中級干旱,8月13日隨著晴熱高溫少雨天氣持續,我州旱情進一步加重,凱里、岑鞏、鎮遠、黃平、天柱、臺江、劍河、黎平、榕江、從江10縣(市)為特重級氣象干旱,施秉、三穗、錦屏、麻江、雷山5縣為重級氣象干旱,丹寨為中級氣象干旱。8月14~21、23~25日和31日出現的三次降水過程,使得氣象干旱得到了有效緩解,此次干旱使得全州16縣市196.12萬人不同程度受旱,農作物受旱面積132.885千公頃(無抗旱條件62.099千公頃),因旱造成供水緊張人數37.84萬人,直接經損失73997.7萬元,農業損失73511.63萬元。
高溫的影響:6月11~25日我州各地出現了高溫少雨時段, 21日最高氣溫30.8℃(丹寨)~36.4℃(錦屏),黎平與歷年持平,黃平、丹寨、雷山突破自建站以來的同期最大值;7月11~15日、18~19日、21~25日、28日、30~31日,部分地區出現日最高氣溫≥35℃的高溫天氣;8月日最高氣溫≥35℃的高溫天氣主要出現在上半月,月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12~13日,為33.0℃(丹寨)~39.7℃(鎮遠),施秉38.7℃、三穗37.9℃、黃平36.9℃、劍河39.2℃四縣突破歷史同期最高氣溫極值。2013年黔東南州最高氣溫≥35℃日數分布見圖4。≥35℃日數榕江達38天為最多,其次從江、錦屏、岑鞏均為35天,鎮遠34天;麻江、丹寨未出現;雷山、黃平、凱里也相對較少(詳情見圖4)。高溫天氣的出現對野外作業有較大的影響,出現持續晴熱少雨高溫天氣,氣溫高、降水少、蒸發大加劇干旱的程度。

圖4 黔東南16縣市2013年≥35℃日數分布圖
大霧的影響:2013年1~12月均有大霧出現,10月份霧日最多,其次是9月和11月,按季節分夏季最少,秋、冬季最多,春季次之(詳情見圖5左)。按地域分,州東部的三穗年霧日44天最多,其次是岑鞏、臺江43天次之,年霧日大于30天以上的縣是麻江、丹寨、雷山、施秉。最少縣份屬黃平為4天,次少縣為鎮遠6天。州東南部的黎平、從江、榕江霧日均少于20天(詳情見圖5右)2013年我州出現5次大范圍的大霧天氣分別是2月23日凱里、臺江、麻江、天柱、劍河、施秉、雷山、三穗、岑鞏9站次出現大范圍的輻射霧;9月14~15日、28~30日出現兩次較大的大霧天氣過程,第一次出現9站次、第二次出現10站次,分別是岑鞏、施秉、麻江、丹寨、三穗、臺江、劍河、雷山、黎平、天柱、從江等縣。10月21~26日清晨州內大部分地區出現大霧,局部能見度不足200米,11月4~8日、29-30日出現兩次大范圍能見度不足300米的大霧天氣,12月2日、18日全州出現2次大范圍的大霧天氣。大霧天氣對交通、生產、生活均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圖5 黔東南州2013年1~12月霧日分布及全州16縣市霧日分布圖
秋風影響:9月1~7日受冷空氣影響,我州出現連續性降雨天氣,部分鄉鎮出現大雨或暴雨,氣溫明顯下降,麻江、黃平出現重級秋風,榕江、從江為輕級,其余地區為中級。
秋綿雨影響:9月1~7日受冷空氣影響,凱里、黃平、雷山、榕江、黎平、丹寨、麻江出現5~7天輕級秋綿雨天氣;9月23~28日全州出現6天輕級秋綿雨天氣,對秋收作物的收曬倉儲有一定影響。10月17~23日夜間冷空氣不斷補充影響,全州持續出現9天的陰雨天氣,達到輕級秋綿雨。秋綿雨的出現對秋收秋種有一定的影響。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