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4月14日,黎平縣雙江鎮四寨村舉行侗族摔跤節,這個由來已久的民俗活動,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當地的侗族同胞在這一天,以侗族特有的摔跤過節,通過摔跤進各村寨只見的友誼。

蘆笙歡歌迎接摔跤手入場
黎平縣雙江鄉鎮境內的侗族同胞有摔跤的傳統習俗,相關這種習俗形成于明末,當時政治腐敗,世態混亂,匪盜強奪百姓錢財的事頻頻發生,而地方官員乃至朝廷卻很少管問。

成年組的比賽,難解難分
無奈之下,黎平縣雙江一帶的四寨、寨高等經商議,決定聯合拒匪。大家聯合起來后,需要選德高望重、武藝高強的領頭人,四寨推薦公蠻,寨高推薦公柳,兩人武藝高超,又都有名望,誰輕易當選對方都會不服。

少年們的激烈比賽
后來,兩個寨子決定通過比武的方式來確定。比武在當年農歷的三月十五舉行,在比武中,兩人比一百回合,不分勝負,最后,群眾要求他們貼身肉搏,以摔倒對方為勝,結果兩人分別一勝一負,摔成平手……最終,村民們決定共同擁戴他倆為首領。后來,公蠻、公柳同心同德帶領三千民眾,連出奇兵,鏟除了強盜。為了紀念公蠻、公柳,每年的三月十五日“千叁”(四寨、寨高一帶統稱)在四寨田壩舉行摔跤活動,年長月久,這項活動便成了一個固定節日流傳下來。
雙江的摔跤技藝,自成體系,有一套完整的規則。對決的雙方都不用手,只靠臂力和腰腿勁相互角力,避免抓傷的危險。每次戰斗有三戰,其中兩勝者為勝,優勝者雖然沒有任何物資獎勵,但為本寨爭光的強烈愿望,激勵著他們以頑強的意志與對手拼搏。(陸書明 王海濤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