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鄉鎮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當前的迫切任務就是解決好農村道路交通、醫療養老、教育就業等民生問題……”,正在錦屏縣三江鎮卦治村開展群眾路線調研活動的三江鎮鎮長王建元日前說。
卦治村位于美麗的清水江畔,距縣城3公里,全村8個村民小組219戶986人。三板溪水電站的第二個梯級電站——卦治電站主壩就建在該村,電站建設涉淹該村土地800多畝,移民100多戶。電站建設為該村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給幾自然寨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新的問題,菜園片便團組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個。
“我們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把這個橋修起來,”該組78歲的王家元老人介紹,電站建成后,卦治村菜園片便團組四十多戶人家被小河隔開,河面上一直未建橋梁,長期以來,學生及村民出行,僅告自行鋪設的一條便道,風險系數居高不下。
了解到村民生產生活的實際困難后,三江鎮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積極向縣、市有關部門爭取項目資金15萬元,啟動便團組便民橋梁修建工作,并同步實施菜園小學維修及人畜飲水安全等民生工程,點燃了卦治村民建設同步小康社會的生產激情。
這是錦屏為民務實清廉、踐行群眾路線的一個縮影。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該縣15個鄉鎮300余名黨員干部積極行動起來,進村入戶開展調研走訪工作,圍繞群眾生產生活的突出困難,順民意、聚民心、解民憂、謀民利,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抓在實處、做在明處,在廣大群眾中形成了積極的反響。(潘啟云 龍 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