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為彌補我縣公安機關警力不足,提高打防管控能力,經縣人民政府批準,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公安協警46名(詳見招考職位表)。現將具體招考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考條件
1、報考人員需具有國家承認的高中或中專(中技)以上學歷,
(退伍軍人士官退伍的可放寬到初中文化);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品行,具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遵紀守法,熱愛公安協勤工作的。
3、報考年齡要求:
年齡一般在18周歲以上(報名時須滿18周歲)、30周歲以下(士官退伍的可放寬到35歲以下),年齡計算截止2014年10月1日;
4、身體健康,體形端正。雙側單眼裸眼視力均在4.8以上,身高男生在168CM以上,女生在160CM以上。
相關要求:
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作為招聘對象:
1.涉嫌違法、違紀正在接受審查,尚未做出結論的;
2.曾被辭退或被開除公職的;
3.受過黨政紀處分、刑事處罰、勞動教養、少年管教的;
4.直系血親和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血親中,有被判處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
5.直系血親和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血親,在境內外從事顛覆我國政權活動的;
6.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
特別說明:本次招考報名需填寫具體崗位,并注明是否服從調劑,具體職位設置有學歷及性別限制;本次招考有加分政策,符合下列條件的考生在最后總成績中加分: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間立功受獎的1次加1分,持機動車駕駛證C證加1分,持B證的加2分,持A證的加5分。因體育競技或軍事技能比賽獲地級以上前三名的加2分,省級以上前三名的加3分(同一項目多次獲獎以最高級別獎項以準)。
二、報名、資格審查
(一)報名
1、報名時間:發布之日起至10月10日。
2、報名方式:報名分網上報名和現場報名兩種方式,網上報名的請自行下載《黃平縣公安局招聘協勤報名表》,填寫后連同本人身份證、畢業證、退伍證、駕駛證及證件照等掃描發送到郵箱(郵箱地址:68001905@qq.com)。節假日只能通過網上報名,不受理現場報名。
現場報名請持本人身份證、畢業證、退伍證、駕駛證等相關證件及復印件一份,(2014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需持就業推薦表原件及復印件),近期同底免冠一寸照片2張,到黃平縣公安局政工室(新辦公大樓410室)報名。
(二)資格審查
報名工作人員根據考生填寫的個人信息,對照《招聘公告》規定的報名條件,對所提供的證件情況進行現場資格審查,符合報名條件的給予報名,對審查不符合報考條件的,不予報名。對網上報名的,我局招聘辦公室另行通知集中進行資格復審。
三、筆試和面試
1.筆試
筆試為閉卷考試,成績按百分制計算。筆試內容:一是基本法律、法規、公共基礎知識;二是基本國情知識、時事政治等;
筆試由黃平縣公安局招考領導小組具體組織實施,筆試時間另行通知,筆試地點統一設縣公安局。筆試考生同時持準考證和有效居民身份證(或有效臨時居民身份證)方能進入考場參加考試。
四、面試
參加筆試人員全部進入面試,面試由公安局招考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進行。
五、體能測試
筆試、面試的總成績按1:2比例從高分到低分取劃定入圍人員進行體能測試。測試內容為:1000米長跑(女生800米)、俯臥撐、立定跳遠三項,評分按人民警察體育鍛煉評分標準進行。
總成績比例計算
總成績按百分制計算考生的總成績比例計算:筆試成績占30%,面試成績占40%,體能測試成績占30%。即:考生考試總成績=筆試成績×30%+面試成績×40%+體能測試成績×30%。
筆試、面試成績和總成績均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數字
六、體檢及政審
將體能測試及面試成績進行綜合排名,按1:1比例確定擬聘用人選進行體檢,體檢合格的進入政審環節,不合格的取銷資格并向下遞補。經政審合格的,確定為擬聘用對象。
七、公示
確定為擬聘用對象的,將在《黃平且蘭網》、《黃平公安宣傳網》公告欄(地址:http://qdnz.gzga.gov.cn/hpx/)等平臺進行公示。期間考試成績和相關通知將通過短信群發和在本局外宣網站上公示,不單獨電話通知,報名后請保持通訊暢通和隨時關注網站動態。
八、聘用及相關待遇
公示期滿無異議的,由縣公安局行文聘用,簽定《勞動合同》,并參加崗前培訓。合同每次簽三年,試用期1個月(試用期間執行試用期工資),試用期滿后考核合格的,辦理正式聘用手續。工資由基礎工資(1600元)+基本社會保險(單位部分560元)+執勤崗位津貼(280元)+績效工資(根據考核情況計發)構成。
正式聘用人員由縣公安局統一安排到相應招聘崗位從事公安協勤工作,由縣公安局統一管理,統一著協警人員制式服裝。今后優秀的可通過考試考核擇優轉為工勤崗位人員。
招聘辦公室負責人:熊茂光 13508551633
報名咨詢電話:0855-2375189 聯系人:張欣馨
附:1、《黃平縣公安局招聘協勤報名表》
黃平縣公安局
2014年9月30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