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3月12日,在縣城關的涼風坳、吳家塘、分水嶺、公路兩旁村寨的房前屋后,來自黃平縣四大班子、縣直機關、團體和西門、北門、南門等村的3000余名義務植樹者們正緊張地忙著挖坑、抬苗、栽植、澆水,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植樹場景。當天,共栽植桂花、女貞、欒樹、香樟、麻櫟、刺槐、竹柳等,共60000株。由此拉開為期一周的黃平縣“生態黔東南.我們在行動”綠化活動序幕。
據介紹,近年來,黃平縣為積極打造生態鄉村旅游,采取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積極發展經濟果林、加強林區保護、強化農村污染源面治理等政策措施,狠抓生態環境建設。目前,該縣已實施封山育林10萬畝、退耕還林7.56萬畝、退耕荒山8.9萬畝、荒山造林12.2萬畝、發展經果林1.5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5.88 %,為生態旅游奠定了基礎。
今年初,該縣籌集750萬元在全縣開展聲勢浩大的綠化活動,進一步打造“一處一品、一路一景”的綠色景觀,力爭完成造林2.55萬畝,封山育林1.9萬畝。
為確保綠化工程取得成效,該縣實行縣級領導包片區、鄉鎮領導包村組、種植戶包種包活的目標責任管理機制,將任務層層落實到位。同時,采取以直補方式實施造林,讓林農實現利益最大化,提高他們造林護林積極性,拿出8.5萬元作為獎勵資金,對在綠化中成績突出的人員給予獎勵。(吳 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