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年來,鎮遠縣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緊緊圍繞全省教育事業“12345”主要思路和“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根本宗旨,不斷深化改革,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真抓實干,強力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均衡協調發展,全縣教育事業呈現出了“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惠民政策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有序推進,隊伍素質大幅提升,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校園環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科學規劃 優先發展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一直以來,該縣始終把教育作為縣委、縣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推動教育加上發展,該縣對教育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規劃,先后制發了《鎮遠縣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關于進一步鞏固“兩基”成果提高義務教育水平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發展學前教育的實施意見》、《關于優先發展教育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對各級各類教育發展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規劃,明確了今后教育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同時,將教育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列入縣委、縣政府重要議事日程。近三年來,該縣召開有關會議聽取教育工作匯報或研究教育工作就高達40余次。有力促進了教育的持續、均衡、健康發展,保障了教育的優先發展地位。
重視教育 齊抓共管
“我們對教育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分,要想教育之所想,急教育之所急,要多為教育辦好事辦實事”,鎮遠縣委書記劉建新在一次教育專題工作會議上如是說。為強化教育優先發展地位,該縣制發了《關于進一步明確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教育工作職責的通知》等文件,將教育工作納入對各鄉(鎮)政府、縣教育局等職能部門的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實行教育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同時還建立了縣四大班子領導成員及縣直機關部門聯系幫扶學校的工作制度,明確規定縣級以上領導干部、縣直機關部門聯系幫扶1所學校,每年至少為學校辦1件實事。此外,該縣從2013年起,縣財政將列支至少200萬元,用于兌現對全縣教師的年度目標考核獎勵。此外還設立了400萬元教育發展基金,用于教育“9+3”計劃的實施。為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尊師重教氛圍,該縣還大幅度提高了教師節表彰獎勵表彰,使得表彰獎勵資金由之前的至少100萬元提高到了150萬元以上。同時每年春節、教師節等傳統節日,縣四大班子領導深入教師家中看望、慰問部分教師代表,帶去黨和政府的關懷。每次到鄉(鎮)檢查指導工作時,縣委書記、縣長無論多忙,總不會忘記到學校走走、看看。在縣委、政府的帶動下,青酒集團等知名企業紛紛投入到支持教育事業發展中來。據統計,單青酒集團就先后投入230余萬元,支持該縣教育事業發展。
完善機制 保障投入
縣長羅杰說,對教育投入再多,也是應該的。本著這一原則,該縣認真落實“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嚴格執行《貴州省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鎮遠縣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意見》,建立了穩定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逐年加大教育投入,有力保障了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據統計,近三年來該縣用于改善學校辦學條件的資金就高達15960.2萬元。2013年該縣斥資1490.2萬元,為全縣鄉(鎮)中心小學以上學校,配備了班班通設備422套,鄉(鎮)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實現了“班班通”全覆蓋,極大地推進了學校的信息化、現代化建設。同時為加強對學校財務和教育經費的管理,2012年5月,該縣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行了“校財局管”制度。每年年初,縣人民政府就教育經費預、決算情況向縣人大常委會作專題報告,教育經費的投入、管理與使用得到了有效監督。
統籌兼顧 協調發展
為推動學前教育又好又快發展,解決農村“入園難”問題,該縣按照“廣覆蓋、保基本”的要求和公益性、普惠性的原則,新建和改擴建了28幼兒園,并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大力扶持民辦幼兒園發展,逐步構建起以示范幼兒園、機關幼兒園為骨干、鄉(鎮)中心幼兒園為基礎、其它不同類型幼兒園為輔助的幼兒教育發展格局,目前該縣現有幼兒在園(班)人數6822人,其中學前三年入園率79.44%,學前一年毛入園率130.41%。
2005年該縣被認定為貴州省“兩基”、“普實”雙合格縣,2009年“兩基”工作通過國家教育督導團的驗收,全面完成了“兩基”攻堅任務。為進一步鞏固“兩基”成果,提高義務教育水平,該縣制定了《鎮遠縣關于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逐步推進教育資源均等化,教育水平優等化。一是合理調整學校布局,重點建設鄉(鎮)中學和中心小學,優化調整教學點,使學校布局和規模滿足生源變化的需求;二是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快推進農村中小學薄弱學校建設工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建設工程等,努力改善辦學條件;三是大力實施義務教育關愛工程,建立了30個留守兒童之家,完善了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體系。三年來,共撥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費近2800萬元,有保障弱勢群體接受義務教育權利。
為全面改善高中教育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該縣四大班子領導多次深入高中學校調研,強力推進高中教育突破發展。先后投資4300余萬元,完成了鎮遠縣中等職業學校的搬遷,實施了鎮遠中學教學樓、塑膠運動場、班班通工程、學生計算機教室,文德綜合教學樓、塑膠運動場等項目建設。2011年鎮遠中學順利通過了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三類)復查評估,并連續兩年獲得省州表彰。該縣高考成績連續三年實現了新的突破,高考錄取率實現了三連增目標。
抓好隊伍 提升內涵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抓好教育,教師是關鍵。為全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通、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該縣制發了《鎮遠縣關于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教師隊伍建設逐步走向了規范化、制度化軌道。堅持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位置,相繼舉辦了“踐行貴州教育精神”文藝晚會、“貴州教育精神書法”比賽等活動,開展了師德標兵、優秀教師評選活動,有效引導教師自覺踐行“貴州教師誓詞”,自覺抵制拜金主義思想腐蝕,樹立了以德立教、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的良好形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師聘用、考核機制,實行中小學教師全員聘任制,教師實行三年一聘,校長實行五年一聘。積極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制定了《鎮遠縣“十二五”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規劃(2011-2015年)》等文件,啟動了“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名師工程”,大力推進“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及縣級培訓。三年來,共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7372人次。
創設環境 共建和諧
學校安全涉及千家萬戶,涉及師生的生命安全,該縣始終堅持把維護學校穩定作為第一責任,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工作方案,落實了工作責任。并明確了各級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學校“一把手”學校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責任。同時根據學校安全工作時段特點,及時下發有關文件,指導學校安全工作。各中小學、幼兒園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和形式多樣的應急演練活動,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在提高師生防范意識,落實安全責任的同時,該縣還加大了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的力度,設立學校警務室50個,配備保安人員132名,安裝220個攝像頭,實現鄉(鎮)中心小學、初中、縣城中小學全覆蓋,實現了三年來學校無重大責任事故的目標。
科學管理 提質增效
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近年來,該縣牢固樹立質量意識,把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教育的第一要務,事事圍繞質量轉,時時處處抓質量。建立“教學質量一把手工程”,明確教育局局長、學校校長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制定完善了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方案,確保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方案公開、公平、公正、有效;加強教研員隊伍建設,以教研教改提教育教學水平,制定了《鎮遠縣學科帶頭人評選方案》、《鎮遠縣兼職教研員考評細則》、《鎮遠縣縣級名師、骨干教師選拔、管理、考核意見》等文件,遴選了一批學科帶頭人和兼職教研員,同時把任期內的省級、州級骨干教師一并納入縣級管理、使用和考核;加大對薄弱學校的幫扶力度,每年組織人員深入薄弱學校,通過送教下鄉等方式幫助學校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議,總結成績,查擺問題,認真整改,確保成效。2013年該縣高考成績在人數減少、生源質量不高的劣勢下,再次取得了新的突破,全縣1271人參加普通高考,一本上線51人,二本及以上上線401人,首次突破400人大關,比2012凈增112人。(陽南寧)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