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今日指出,在邊遠地區,尤其是大山里,學校的建設和師資水平,以及學費和生活費的困難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這些年教育扶貧有成效,但是問題確實不少。
1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國務院關于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陳秀榕指出,目前,貧困地區勞動力文盲、半文盲比例比全國高3.6個百分點,女性勞動力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比男性高19.3個百分點,而且目前孩子輟學現象有所增加。
對此,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表示,關于消除貧困地區勞動力文盲、半文盲的問題,2007年教育部等12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堅強掃盲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5年文盲率降到6%以下,青壯年文盲率控制在1%左右,并提出全面普及和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遏制新文盲的產生。
對15周歲以下的失學兒童,督促家長和監護人返回學校進行義務教育。對15歲至24歲有學習能力的青年文盲,結合生產和生活的實際,進行有效的掃盲措施,也就是進行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技術培訓。
魯昕介紹,在解決文盲的具體措施上,首先是突出實效性,重點放在15歲至24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實行了農村實用技術、家庭理財、衛生保健等各方面的培訓,還有家庭教育等方面。針對城鄉、區域、性別、年齡、民族等不同情況,開展多種形式的有針對性的教材建設,特別是后續的職業教育的教材的建設和教師的培訓,并開發和編寫了比較形象、淺顯易懂的遠程教育資源,重在脫貧致富的技能培訓。
魯昕指出,但是在邊遠地區,尤其是大山里,學校的建設和師資水平,以及學費和生活費的困難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這些年教育扶貧有成效,但是問題確實不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