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內外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和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寧波市認真貫徹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求好,堅定不移抓改革、調結構、促轉型,千方百計擴總量、促增量、提質量,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持續穩定健康的良好態勢。今起,寧波日報推出一組綜述報道,集中展現一年多來該市改革發展的新亮點、新成效。
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穩步推進,政府行政效率和效能大幅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取得可喜成績,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保持同類城市前列,新產品產值率持續提升;
中心城區打通“斷頭路”三年行動計劃、淘汰燃煤鍋爐三年計劃……市政府確定的民生實事項目逐個收官。
黨的十八大以來,該市深入實施“六個加快”戰略,圍繞“四好示范區”建設,深化改革、調整結構、著力創新,全力打造寧波經濟升級版,經濟穩步回升向好,社會民生事業全面發展。
深化改革添活力
“兩個工作日就走完審批流程,這對我們企業來說,就是效率、就是效益!”在上個月舉行的開工儀式上,寧波鄞州曼哈頓大廈項目總監曾仕厚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通過市、區兩級發改部門“線上接力”,這個總投資2.9億美元的外資項目,僅用了兩個工作日就走完了審批流程。而在過去,申報這么大的項目,沒個十天八天很難拿下來。
今年以來,該市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切入點,全面推進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統籌城鄉、社會領域等體制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破題見效。
作為改革開放的“橋頭堡”,重點開發區域通過創新資源的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力爭成為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田。如寧波杭州灣新區打造“零審批”集聚區,對負面清單之外、符合產業導向的企業投資項目率先做到“零審批”;梅山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啟動運行,成為我省唯一的整車進口口岸,首批進口汽車近日將抵達梅山;寧波保稅區和象山縣合作,共建寧波象保合作區。
圍繞健全城鄉一體化機制體制,該市在集體林權制度、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等領域大膽先行先試。今年前11個月,全市發放林權抵押貸款2.8億元,累計達到6億元,“喚醒”沉睡山林6.76萬畝。
出臺稅費、社保、財政等扶持政策,引導民營經濟“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半年就有3469家個體戶成功轉型成為企業;成立國際投資促進局,推動國際招商由經濟領域向經濟社會的全方位招商轉變;中小企業挺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快步推進,39家中小企業在浙江股權交易中心集中掛牌……
創新驅動增動力
一年多來,該市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著力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1月9日,市委召開十二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通過了關于強化創新驅動、加快經濟轉型發展的決定。在政策引領下,甬城企業界創新熱潮澎湃:“方太”用于研發的投入超過銷售收入的5%,擁有包括廚房電器領域頂尖專家在內的200余人研發團隊。歐琳集團在企業內部舉行了首屆智慧創新大賽,重獎一線設計人員,激發全體員工的創新細胞。
如何擺脫主要依賴高耗能、高排放、低附加值的傳統產業發展模式?6月4日,本報在頭版推出通訊《1個人輕松干了35個人的活》和評論員文章《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拉開“控員增效”報道序幕。半年多來,以“機器紅利”代替“人口紅利”漸成甬城企業的共識,全市勞動生產率同比增長10.4%,人均利稅增長27.4%。
“寧波新材料科技城”正式啟動建設,舉全市之力打造創新驅動先行區、高端人才集聚區、新興產業引領區、生態智慧新城區;寧波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全面啟動,主攻電子信息技術、新型膜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配套產業、關鍵智能基礎零部件……
在創新驅動的帶動下,該市經濟發展質量更高,后勁更足。作為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領頭雁”,先進裝備制造業一馬當先,其前三季度投資增速高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9個百分點。雖然外需復蘇仍然乏力,經濟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復雜,但企業家對下階段的發展信心在持續增強:前三季度,寧波企業家信心指數同比上升了15.6個百分點。
調促結合謀長遠
中石化鎮海煉化分公司最近宣布,籌資12.5億元啟動“碧水藍天計劃”,2016年年底前完成22個環保減排項目,預計每年可削減二氧化硫排放7200噸,削減氮氧化物排放5100噸,分別相當于植樹4800畝、減少24萬輛機動車的排放量。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抓好環境治理,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是市委、市政府矢志不渝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標,也是全市廣大企業的新共識。
借助“騰籠換鳥”淘汰落后產能。1月至9月,全市關停落后企業177家,節約26萬噸標煤。在14個重污染高耗能企業集中的塊狀經濟區域,部分已全面完成整治任務。
水資源治理下猛藥。11月,市委、市政府印發《寧波市治水強基重大項目三年行動計劃》,要求以砸鍋賣鐵的決心,迅速行動,三年總投資將達到220億元,從根本上扭轉該市防洪減災基礎設施明顯滯后的局面,增強水利設施對發展與民生的保障功能,真正把“水患”轉化成“水利”。
今年是中心城區打通“斷頭路”三年行動計劃的最后一年。“終于通車了!”當寧波博威模具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的劉師傅看著公司門口的“斷頭路”被打通,臉上露出了笑容。年底,市委、市政府向老百姓承諾的打通59條“斷頭路”目標如期實現。
組織開展“惠民利民”九大行動,“三改一拆”拆出新空間;延續了近20年的普通公路收費站取消,寧波繞城高速公路減半優惠通行,僅“菲特”臺風期間就免費通行87819輛次。(記者 俞永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