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中新社西安12月14日電 (記者 張遠 田進)西安市文物局14日向中新社記者透露,經過3個多月“外科手術”,曾傾斜達2.64米的西安明代萬壽寺塔已扔掉“拐杖”,基本“改斜歸正”。這是西安首例建筑糾偏工程。
萬壽寺塔位于西安東郊,始建于明萬歷年間,距今400余年。塔身共6層,高22米,為六邊形樓閣式磚塔,保存完好,1983年被列為第一批西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5月,萬壽寺塔出現嚴重傾斜。當地專家告訴記者,古代高塔大多“十塔九斜”,諸如中國西安的大雁塔、意大利的比薩斜塔等。鑒于萬壽寺塔最大傾斜量達到2.640米,遂采取鋼結構支撐這一“拄拐”的方式,對其進行臨時加固保護。
2013年9月,西安有關部門對萬壽寺塔進行了一系列加固糾偏工作。截至目前,該塔已糾偏約2米,現傾斜量約為60公分,塔身完好并處于穩定狀態。
記者當日在現場看到,相較于2011年“拄拐”的萬壽寺塔,其塔身基本“改斜歸正”,不再“拄著”3個支撐鋼架,但依然像個傷員“纏著”防護網等“紗布”。
據施工方技術負責人陳平介紹,萬壽寺塔“扶正”有兩大技術難點。一是因土地松軟地基不穩,導致塔身處于動態傾斜。二是塔身傾斜過于嚴重,糾偏過程中要避免塔身出現裂縫甚至解體。
“糾偏手段主要采取底部抽土的方式,讓塔身通過自重自行恢復正位。目前塔身處于穩定狀態。”陳平表示,對于塔身仍然存在的約60公分傾斜量,是否繼續“扶正”則需專家論證后才能決定。(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