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中國外交于11月起進入“歐洲季”之后,本周又有兩位歐洲大國領導人來華訪問。與卡梅倫帶著豪華商界代表團來華“推銷”不同,法國總理埃羅將為明年中法建交50周年奏響前奏。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部主任崔洪建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中歐經貿關系密切,中國進一步開放的信號給了歐洲很大的信心,促使歐洲各國積極同中國增加外交往來,積極拓展各領域合作關系。
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法蘭西共和國總理讓-馬克·埃羅將于12月5日至9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隨訪成員包括5名法國部長和眾多企業家代表。此次訪問將為明年中法建交50周年做準備。
英法領導人訪華風格不同
“英法兩國無論是在政治體制和經濟結構上都有區別,因此,對華關系的重點和原則是有區別的。”崔洪建說。
開微博拉人氣、欣賞中國國畫、邀請學中文的學生赴唐寧街做客,卡梅倫在來華前就精心安排了一系列造勢活動,以顯示對于此次中國之行的高度重視。崔洪建認為,卡梅倫的“高調”有兩個原因:第一,卡梅倫肩負著讓中英關系轉圜的任務,解決自己造成的政治問題,希望通過這次訪問讓中英關系走上正軌。第二,盡管過去一年來中英政治關系遇冷,但經貿關系發展勢頭良好,給英國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因此,卡梅倫此番主打“經貿牌”,希望繼續向中國示好,保持與中國合作的紅利。
與卡梅倫相比,崔洪建認為,埃羅會顯得比較低調。首先,“法國實行總統制,外交權掌握在總統手中,埃羅來不可能像卡梅倫這么高姿態。”其次,“中法合作相比中英合作有一些不足。”從貿易額上來說,英國和法國分別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二和第四大貿易伙伴。
中法傳統合作領域亟待突破
法國統計數據顯示,該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雖然實現0.5%的增長,但第三季度受出口疲軟所累再度出現0.1%的負增長。受其經濟不景氣影響,2012年,中法雙邊貿易額為510.2億美元,同比下降2%。其中,中方出口269億美元,進口241.2億美元,法方貿易逆差27.8億美元。
“法國國內經濟狀況不好,中法傳統合作領域沒有什么進展。”崔洪建說,“高鐵、核能和航天‘老三件’沒有什么新東西。”盡管法國總統來華時提出了一些合作意向,但崔洪建認為,這些項目才剛剛開始,法國需要在與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拓展合作方面加快步伐。
記者從法國駐華使館獲悉,埃羅將在訪華期間參加中法民用核能合作30周年專題研討會,并前往臺山兩個在建EPR核反應堆工地參觀。
“中國的核能技術已經有一些突破性成果,已經可以出口。中英兩國已準備在核電領域展開合作。”崔洪建說,“這種情況下,法國若想繼續在中國的核能市場占據領先地位的話,可能需要在技術提升和轉讓方面做出一些積極的態度,才能保持住它的影響力。”
為了加強與中國的經濟雙邊關系,訪華期間,埃羅還將在北京出席第19屆中法經濟研討會閉幕式,在武漢參加可持續城市合作項目,并赴廣州會見法國企業家代表。
通過中法合作 加深中歐關系
“法國歷來被看成是歐盟內部的保守派。在中歐光伏爭端中,法國支持歐委會對中國征收高額關稅。這實際上是與法國貿易競爭力下降有關的。”崔洪建指出,在巨大的對華貿易逆差面前,法國傾向于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態度。“如果能夠通過中法合作,讓歐盟在對華貿易及其它問題上對中國采取更積極、更開放的態度,對中法和中歐來說都將是好事情。
明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雙方會有一系列慶祝和紀念活動。埃羅將通過此次訪問進一步加強與中國新一屆政府的交流,為明年中法建交50周年做準備。
在中國與歐洲各國關系中,“中德之間的高水平合作實際上在歐盟內部起到了推動和示范效應,這讓英法大國紛紛跟進。”近年來,中德領導人接觸、互訪頻繁。德國總理默克爾已六次訪華;中國領導人也頻頻訪德,兩國總理每年至少會晤一次。今年,中英和中法也啟動了元首年度會晤機制。
在法國對華政策上,崔洪建認為,奧朗德政府的地位還不太清晰,“如果法國希望通過對話機制提升與中國的合作交流,就應該做出更多的姿態,表明對中法關系的重視。”
中國歲末進入歐洲“外交季”
11月15日至16日,荷蘭王國首相馬克·呂特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11月21日,第十六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在北京舉行。
11月25日至2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在羅馬尼亞舉行的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并對羅馬尼亞進行正式訪問。
12月2日至4日,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12月3日至6日,烏克蘭總統維克多·亞努科維奇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12月5日至9日,法蘭西共和國總理讓-馬克·埃羅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對于近期中國與歐洲領導人的頻繁互動,崔洪建認為,這與不久前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有很大關系。
“中歐經貿關系密切,中國的發展對歐洲有直接的影響。在今年前半年,歐洲一直在觀察中國新一屆領導人的動向,希望了解中國新的施政路線和綱領。在三中全會后,中國宣布的宏偉的改革藍圖給了歐洲很大的信心,讓他們發現了巨大的利好消息。”
因此,崔洪建說,歐洲領導人希望在歲末借著三中全會的影響,進一步發展與中國的關系,這對歐洲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鄭青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