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8日晚,中國婦女十一大在北京舉行了部分代表與媒體見面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第一設計部運載火箭總體研究設計室副主任容易、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院長秦和,貴州省貴安新區公安局副局長潘琴、中國地質大學2011級在讀碩士研究生陳晨、湖北百步亭集團總裁王波、北京市三八服務中心家政服務員臧艷霞、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橫河鎮嶂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雷玉英、解放軍第四醫院婦產科主任何敏八位代表,與多家媒體“零距離”交流互動,分別從各自熟悉的領域回答了記者們的提問。
容易,1978年生,土家族,博士,中共黨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第一設計部運載火箭總體研究設計室副主任、載人運載火箭(長征二號F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
容易在工作期間,完成了載人登月技術途徑和重型運載火箭關鍵技術,運載火箭多學科優化設計(MDO)等創新型較強的預先研究,參與了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展路線圖、載人運輸火箭發展戰略,中型運載火箭型譜論證和新一代火箭的研制等工作。
她參加中國目前唯一的載人運輸火箭長征二號F火箭的研制,全程參加載人航天工程交會對接任務,發射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共四次飛行任務,作為火箭系統逃逸安控技術負責人,全面完成了火箭故障判據制定及實施,圓滿完成了逃逸安控工作。作為神十任務火箭指揮,負責組織火箭在發射場箭體組裝、測試、運轉、加注等工作及相關分析,為神十任務順利進行作出了突出貢獻。
容易曾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院技術改進獎3項,受理國防專利4項、授權1項,在國內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科技論文20余篇。作為團隊人員,2011年榮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技工業局、總裝備部頒發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集體”。
眾所周知,容易所在的領域,男多女少,雖然女性占了三分之一,但基本是還是男性的天下。而她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取得了事業上的巨大成就。
容易說,在這個領域里面,女性要想脫穎而出,要想把工作做得好,一定是要付出比男同志更多的努力和奉獻才能獲得。
“我們整個航天系統,包括運載火箭的研制,是高風險卻又要求高可靠、萬無一失的。本來這個工作的壓力和責任就很大,使命感和擔子都非常重,另外還要面臨照顧家庭、照顧孩子等雙重任務和責任,自然身上的擔子肯定是很重的。”在談到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容易說,雖然平時工作很忙,也經常加班,可能家庭、孩子也照顧不到,但是一定要讓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認識到你是非常掛念這個家庭的。
“比如我現在可能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我也是一定要飛奔著回家,趕緊回去看看我的孩子,看看我的家里還有沒有什么事需要我干,一定要讓這個家庭的成員知道你對這個家是掛記的,讓他們感受到你對這個家庭的這份感情。只有這樣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的關系,才能做到工作和生活的兩不誤。”她笑言。
“當我們的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的那一刻,我們所有航天人員,尤其像我這樣的女性科研人員,那一刻一定覺得自己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報,那一刻自己心里的美,那種快樂,是特別激動的一種感覺。”容易說。
陳晨,1987年出生,漢族,在讀碩士研究生,中共黨員,中國地質大學2011級在讀碩士研究生。
6年大學路,陳晨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至中國地質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6年登山路,高寒、缺氧、陡峭的山路上留下了她的身影;6年抗爭路,陪伴著身患骨癌晚期的父親,創造了生命的奇跡。她是學生,是登山者,是獨生女,以堅韌不拔的品格,以敢為人先的精神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如一朵堅強的玫瑰在峰頂鏗鏘綻放。
2012年5月19日上午8時16分,作為唯一的女性,陳晨與其他三名隊友共同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成為中國首位問鼎珠峰的在校女大學生。
2013年五四青年節,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實現中國夢、青春勇擔當”主題團日活動時,與陳晨親切交談,勉勵她再攀人生高峰。她榮獲國家體育榮譽獎章、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榮譽。
“女生比男生更熱愛自己的專業學習,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擠在寢室、自習室或者教室里面,很少在操場上或者戶外看到有女生的身影。和男生相比,自己的身體素質可能就沒有他們好,所以我更希望大家能夠走到戶外來,走到操場上,走到野外,甚至是和我們雪山親近一下,去體驗一下大自然,去增強一下自己的身體素質,既是對自己好,也是對自己身邊家人的好處。”陳晨說。(記者 余湛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