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秋收時節,定州市趙家洼村村民趙曉林望著收獲的玉米心里樂開了花。“去年秋天運用了農機深松技術后,我的責任田今年夏季小麥畝增產80斤左右,秋季玉米畝增產100斤左右。”
據了解,近年來,由于化肥的過量使用和旋耕作業耕層淺,造成我省大多數土地土壤板結,地力下降,影響了糧食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自2010年起,我省開始實施農機深松作業,到2012年已累計完成深松1200多萬畝,節水增產效果顯著。據調查,在其他投入不變的情況下,我省糧食主產區農田深松后,小麥平均畝增產10%以上,夏玉米平均畝增產15%以上。農業專家將該項技術的運用稱作是一場“耕作革命”。
省農機局局長張連才介紹,今秋,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做好農機深松工作的通知》,省財政拿出2.5億元支持糧食主產區1000萬畝農田開展農機深松作業。
為讓農機深松技術進田到戶,各項目縣(市、區)通過整合“陽光工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等項目,開展深松作業規范、機具操作技能、維修保養等培訓。同時,各地還提前組織機手、質檢員與農戶簽訂作業合同。各設區市與項目縣(市、區)、項目縣(市、區)與項目鄉(鎮)、項目鄉(鎮)與項目村均簽訂責任狀,層層分解任務,嚴格落實責任。各項目縣(市、區)狠抓機具落實,確保深松項目機具配置到位,實現機具與作業面積、地塊相適應,確保不缺不漏。今年秋收以來,我省已完成農機深松650多萬畝。(記者 趙紅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