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參加工作不久的網友張先生國慶假期收到7張請帖,隨禮花去4500元,僅剩130元的他發帖稱買好了方便面,沒發工資前要堅持挺過這個月。張先生的帖子引起許多網友關注,記者調查發現,像張先生這樣的還不少,“紅色禮單”讓他們這個黃金十月有點囧。
無獨有偶,“80后”的崔先生在黃金周也收到了多份“紅色禮單”。崔先生每月工資2300元左右。他算了一筆小賬:他一個月租房費1000元,隨禮4次,花去800元,水電費、手機費200元,除去這些花銷,也就是說本月生活費僅剩下300元錢。開支如此緊張,禮錢不能少隨些嗎?崔先生說,沒辦法,現在都這樣,隨禮最少200元,要好的同學500元,為了交情,只好打腫臉充胖子。
崔先生又算了算,他隨的份子主要是同學,“要好的同學至少還有20幾個沒結婚呢,我這兒還沒到頭呢!”而今手中僅有300元錢,而開工資的日子要等到十月以后,這個十月余下的日子咋過?崔先生說:“熬著吧!”
像崔先生一樣的,還有許多人。昨日下午,記者隨機采訪了10個年輕人,其中有9人在黃金周被邀參加婚禮,9人中有6人至少被邀請兩次。
“國慶假期成了名副其實的‘隨禮周’。”網友“有風拂過”說。黃金周讓年輕人頓感掙得少,也讓中年人吃不消,“水漲船高,現在隨便一個婚禮,也得隨200元錢呀!”
就此,有社會專家認為,隨禮要量力而行、適可而止。但是隨著人們社會交往圈子的不斷擴大,“份子”已經不僅僅是承載親戚朋友情分的形式,也成了一種社交工具,而且工具性的意味更大了。目前,國家層面已經出臺了八項規定,約束政府機構的非理性消費,對大眾群體而言,也需要上升到一定層面的規定去引導大眾消費,從而把人情習俗向好的方向去引導。(記者謝鑫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