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如今,多數市民出行都會選擇乘坐公交車,公交車成了市民每日出行必備。而公交車上每天也都會有各種趣事發生,有助人為樂的好人好事,也有不文明的現象和行為。在市民們心中,哪些現象和行為是他們在公交車上最反感和最難以忍受的呢?對于公交車上種種不文明現象和行為,市民們又有哪些話想說……對此,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最反感公交車上大聲喧嘩
在某文化傳播公司上班的小曹說,她最不能接受有乘客在公車上大聲喧嘩,遇到這種情況,她一般都會善意地提醒對方,但多數時候她的提醒往往是無濟于事。在16路公交車上,她遇到幾個在公交車上大聲喧嘩的年輕人,站在他們周圍的乘客很多都受不了大聲喧嘩,但又不好說什么。
“后來,我實在忍不住了,輕言細語地提醒他們,可 一點也沒用的,他們反而聲音更大了。”“在公交車上大聲講電話,大聲聊天,我都覺得很不好,公交車是公共場所,這些人完全不顧及別人感受,覺得很沒道德。”在我市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甘先生對此也深有同感。
最難忍乘客吃帶異味食物
對于每天擠公交車上下班的梁女士來說,每天不僅僅需要奮戰在擠公交的“戰場”,擠上車后有時還需要忍受公交車上傳來的陣陣食物異味。
“最近幾天天氣冷,窗戶都關得嚴嚴實實的,空氣不流通,再遇上有人在車廂里面吃味道有點大的食物,經常讓我覺得不舒服。”說起這些遭遇,梁女士顯得異常無奈。
然而,許多人對這種情況“敢怒不敢言”。有時候怕說了對方不高興吵起來,有時候大早上坐車也是趕著上班,不想為了這些事情大清早就鬧不愉快。”(記者 陳蜀慧)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