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民政部昨天召開的“社會救助宣傳周”新聞通氣會上,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副司長劉喜堂透露了上述信息。目前,重特大疾病是導致許多家庭陷入貧困的主要原因。在常規醫療救助之外,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將為這些人群提供更多社會保障。
據統計,2012年全國試點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的縣(市、區),共有32.8萬人次獲得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支出救助資金6.2億元。救助中,患者次均門診和住院救助水平分別為665元和2390元,均高于常規醫療救助。
同時,民政部門也在探索更有效的常規醫療救助制度。救助模式日益多樣,已經由單一的住院救助發展為住院、門診、資助參保參合、二次救助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綜合救助體系。
接受醫療救助的時候,受助者也可以越來越便捷、及時地享受到資助。民政部重點推廣了從“醫前墊付、醫后報銷”轉向“隨來隨治、隨結隨走”的“一站式”即時結算救助方式。這讓許多困難家庭避免了前期的舉債就醫等困難與尷尬。目前,全國70%的縣(市、區)已經實現“一站式”即時結算救助。截至2013年6月,全國共有3820萬人次獲得醫療救助,累計支出資金94.3億元,政策范圍內住院自付費用救助比例超過了55%。
劉喜堂還透露,民政部的社會救助工作還包括配合制定《社會救助法》,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今后還將在全國全面建立跨部門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督促各地建立健全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保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等。
截至2013年8月,全國共有城市低保對象2085.9萬人,占全國非農人口總數的4.4%;共有農村低保對象5304.8萬人,占全國農業人口總數的6%。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