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中國媒體認為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將越來越主動
據《環球時報》12日發表社評文章,題為《釣魚島對峙一年,中國得大于失》。
文章說,中國的最大目標是實現和平崛起,釣魚島摩擦之所以凝聚了超乎一個島爭的能量,也是因為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包括美國一些力量對中國崛起的抵觸。換句話說,釣魚島成了日本等外界不滿、甚至敵視中國崛起情緒的爆發口。中國成功捏住了這個爆發口,贏得了這個回合,對不喜歡中國的力量做了無聲的回答。
文章說,中國現在有資本同日本長期僵下去。中國近期出口的總形勢趨好,日本市場的損失并未影響中國大的經濟面。此外民意對國家對日政策的支持度很高,當前政策有很強的政治可持續性。而中日對立會導致日本進一步倒向美國,但美日一直是盟國,美在日本有駐軍,美日進一步走近的空間和價值實際上都有限,能形成對中國的額外壓力同樣有限。
文章還說,中日冷淡甚至“冷對抗”將持續,重要的是,中國已是戰略主動方,中國的實力增加更快,逐漸更有吸引力。日本四處拼湊對中國的“價值觀包圍”既虛又空,在對日關系上,中國社會空前團結并自信。
文章強調,日本必須改變釣魚島“無領土爭議”的僵硬態度,否則中國決不同它改善關系。中國需要盡量避免圍繞釣魚島發生戰爭,但主要方式應當是增加日本對與中國發生沖突的潛在成本和它對此的畏懼。這一點在過去的一年中國做到了,由于日本獲得2020年奧運會主辦權,中國在未來7年做到這一點將更輕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