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此次公布的《通用規范漢字表》是信息化時代漢字規范的新起點新發展。”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張浩明在昨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此次公布的《通用規范漢字表》,將8105個字分為三級,其中一級字表為常用字級,收字3500字,主要滿足基礎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也可以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識字標準;二級字表收字3000個,常用度僅次于一級字;三級字表收字1605個,包括姓氏人名、地名、科學技術術語和中小學語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進入一、二級字表的較通用的字。此外還有兩個附表,分別是《規范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和《〈通用規范漢字表〉筆畫檢字表》。
“漢字不是越多越好,每個領到‘身份證’的漢字都經過了層層篩選。”字表研制組組長王寧說,古往今來漢字的字樣多達十幾萬,但是真正有用的字種是有限的。
有關專家經過對2005年到2012年出現的漢字進行梳理,統計出每年都出現的字共計7177個。
2009年曾公布《通用規范漢字表》向公眾征求意見。當時建議對一些漢字的書寫方式進行微調。例如琴字的左上部分最后一筆由橫變提,“親”、“殺”等字下部件的豎鉤變豎等。但此次公布的字表中,這個“漢字整形”方案被取消。
中國社科學院文史哲學部主任江藍生強調,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石,通過《通用規范漢字表》的發布,應當倡導全社會尤其是青少年認識規范漢字,通過漢字更好地傳播中華文化。
據悉,今后《通用規范漢字表》還將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適時進行調整。
專家解讀《通用規范漢字表》
堅持簡化原則:沒有恢復繁體字
并制作簡繁異三種對照表
知名語言文字專家、字表研制組組長王寧昨日表示,歷時10年制定的《通用規范漢字表》在堅持簡化原則的基礎上,廣泛征求港澳臺地區學者和海外從事漢語教學人員的意見,沒有恢復繁體字。
王寧指出,弄清楚簡化字和繁體字的對應關系十分重要。比如,簡化字的“干”字對應著幾個繁體字,涉及詞語包括干凈、干預、干部、樹干等,針對這種現象,研制組征求了港澳臺專家的意見,制作了簡繁異三種對照表。
據統計,《通用規范漢字表》收錄了226個簡化字,包括以前有的簡化字以及群眾已經廣泛使用的普遍的字形。
王寧指出,維護漢字的基本穩定是《通用規范漢字表》制定的重要原則。從漢字發展的歷史看,簡化一直是主要趨勢。簡化字推行半個多世紀來,方便了幾代人的認字寫字,加快了成人掃盲步伐和教育普及,不僅中國人已經習慣使用簡化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外華人社會也以簡化字為正字標準,國際組織多以簡化字為規范。
異體字“轉正”:姓“閆”名“喆”不用再愁
姓氏用字盡量收全,公安部正制定“姓名用字字庫”
《通用規范漢字表》公布后,“閆”等226個類推簡化字、“昇、喆、堃、淼、皙”等45個異體字被收錄其中。
王寧說,此次制定《通用規范漢字表》盡量將姓氏用字收全,并在已有的人名用字中選擇一些適合于起名的漢字進行規范,可以保證個人姓名有效地在社會上流通。
“很多人在起名的時候為了避免重名,使用一些生僻字或者自造字。二代身份證普查的時候,公安部發現人名中有8000多個字在任何字典、甚至國際字庫里都查不到。”王寧透露,為了避免這一情況,新的戶籍法有望對人名用法進行規定。公安部正在制定“姓名用字字庫”,今后將引導大家盡量使用規范字起名。
據了解,《通用規范漢字表》收納的姓氏人名用字主要來源于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18省市抽樣統計姓氏人名用字、公安部提供的姓氏用字及部分人名用字、群眾提供的姓氏人名用字、一些古代姓氏用字和有影響的古代人名用字。
自造字“被拒”:“囧”未被收入表中
但地圖上出現的鄉級名稱用字全部收錄
近年來網上大熱的“囧”字,沒有被收錄進《通用規范漢字表》。王寧表示,凡是網絡用字里反映我國的信息、在國際國內表現的字頻等,我們都考慮了。但是現在網絡用字十分混亂,類似“囧”字這樣的字沒有固定意義,不是傳承字,并且可以由其他字詞來取代,因此我們不贊成將其收錄。
與此相反,一些地名中的生僻字被收錄進表,如廣西某地地名中的“氵萬”字。“此次中國地圖上出現的鄉級名稱用字已全部收錄,網絡上的地圖都可以找到每個鄉的對應名稱。”王寧說,今后民眾寄送包裹快遞,或者使用網絡搜索都會更加通暢。
此外,很多記錄化學元素符號的科學技術用語的用字也被收錄。
常用字集3500字:小學初中生識字有標準
該表發布后將替代《現代漢語常用字表》
《通用規范漢字表》考慮了2011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相關用字要求,在一級字表的常用字集中收字3500個,發布后將替代《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可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識字標準,也可以給各地區差異化的識字寫字教學提供評估依據。
北京語言大學黨委書記李宇明說,一級字表的篩選是在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總字次達到7億的媒體語料庫基礎上進行的。針對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有關專家也遴選了一些古今書籍和文章進行漢字覆蓋率比較,如十三經共覆蓋6544個漢字,孫中山的《三民主義》2134個,老舍的《駱駝祥子》2423個,《毛澤東選集》(1-5卷)3136個等。
此外,《通用規范漢字表》在三級字表中收錄357個字用于文言文用字。
另外,他強調《通用規范漢字表》所附的正異漢字對照表、簡繁漢字對照表,對于中小學生了解古代文化、港澳臺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社會的交流都有指導意義。
新聞背景
漢字規范路徑圖
200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在憲法的基礎上首次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2001年4月,《通用規范漢字表》正式立項研制。該表是在整合《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1955年)、《簡化字總表》(1986年)、《現代漢語常用字表》(1988年)、《現代漢語通用字表》(1988年)的基礎上制定。一、二級字表通過語料庫統計和人工干預方法,主要依據字的使用度進行定量、收字和分級。三級字表主要通過向有關部門和群眾征集用字等方法,收錄音義俱全且有一定使用度的字。
2009年8月,歷時8年研制的《通用規范漢字表》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共征集到3141件意見建議。
2013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公布《通用規范漢字表》的通知,國務院同意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制定的《通用規范漢字表》。共收錄漢字8105個,分為三級。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