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日,昌平區天通苑一超市內,半個月幾十袋火腿腸丟失。店員守夜、調監控后發現,“盜腸賊”是一只棕色的黃鼠狼。店員們對這個“罪犯”感到很是無奈。
半月丟了幾十袋火腿腸
昨天,超市工作人員劉先生稱,半個月前,店里的火腿腸貨架頻發“盜竊案”。起初,只是少量地丟失,后來量越來越大,“一夜能丟十幾根,有時候整包都沒了”,而且丟失香腸的質量也越來越好,“剛開始還只是一塊錢一根的小香腸,后來丟的都是好幾塊錢的肉塊火腿腸”。
劉先生統計了一下,半個月超市丟失的火腿腸已有幾十袋,“有幾百塊錢了”。
店員在超市內墻角處發現一個小洞口,旁邊有被弄破的香腸袋子。于是,店員懷疑超市進了老鼠。
黃鼠狼一夜“作案”20次
不久前,一名守夜的店員終于發現了“竊賊”。
該店員稱,他發現了一個毛團從他身后躥過,嘴里叼著東西。“我往店外追,到門口時,它站住了,嘴里正叼著火腿腸,朝我看了一眼,跑了”偷腸的是只黃鼠狼。
據該超市7月2日監控顯示,一只近50厘米的黃鼠狼蹦上貨架,兩只前爪刨抓著鉆進貨箱。幾秒后,它從貨箱里出來,跳下貨架,嘴里叼著一根香腸,并快速跑離,整個過程不到10秒。不到幾秒鐘,它再到現場,又叼走一根香腸。一夜間,它反反復復出現在火腿腸貨架20余次,20多根香腸被它一根根運走。
對“黃大仙”不敢輕舉妄動
“老人說,黃鼠狼是黃大仙,不好惹。”而更讓劉先生感到害怕的是,他聽說黃鼠狼遇到威脅時會排出臭氣,可能對人體有害。
“盜竊案”破了,超市的店員們不敢輕舉妄動,洞口也沒有封上,如何處置這名“小偷”成了他們的難題。
前日,這名“小偷”再次光顧了超市,大吃一番后,又偷走幾根純肉火腿腸。
劉先生稱,為了避免食品受污染,凡是被黃鼠狼抓壞的火腿腸都已經全部下架。
專家說法
黃鼠狼被困,別輕易碰
昨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孫全輝博士表示,民間關于“黃大仙”上身的傳說純屬迷信,“是基于黃鼠狼靈巧、夜間活動、遇威脅噴出的臭氣、麻痹敵人等特性的一種民間演化”。黃鼠狼本身無害,對控制老鼠等有害鼠類數量有積極作用。在城市里,它們可能以鼠為食,依賴垃圾、草叢為生活空間,不排除身上有病菌存在。
孫全輝介紹,黃鼠狼已被列為國家“三有”(有益、有經濟價值、有科研價值)保護動物名錄,不可隨意傷害,捕殺或販賣達到一定數量,也會涉嫌違法。他建議,市民如發現室內有黃鼠狼蹤跡,應做好防護措施,“如填補能供黃鼠狼鉆入的細縫、小孔,將招黃鼠狼的食物密封保存”。如發現黃鼠狼被困、受傷,因其為肉食類動物,不要輕易碰觸,可以向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010-89496118)求助。(記者劉珍妮)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