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6月初以來,一萬多名來自中國廣西上林縣的淘金客,或從非洲加納撤回國內,或繼續留守等待翻本的機會。
過去幾年間,“淘金加納”在上林縣是一個讓所有人都興奮的話題。“每條生產線每天最少生產黃金300克,每克黃金最低賣200元。”在巨大誘惑下,上林縣掀起了全民投資加納淘金的狂熱:上萬個家庭或是掏盡積蓄,或是向銀行貸款甚至借高利貸,合伙在國內購買機器,組合成一條條淘金生產線發往遙遠的加納。而賺到錢后,成功者又立刻將利潤投入購買更多的機器,帶去更多的同鄉。
此前,在加納淘金的上林人一度超過1.3萬人,他們在加納的達夸、阿布阿西和庫瑪西三個地區擁有超過2000條淘金線,每條生產線的機械設備價值200萬元。但現在,他們必須丟下所有機器設備返回中國。
如今,家在上林縣城的曾正花整天憂心忡忡。她的丈夫韋振平還在加納,和許多上林老鄉一起躲在庫瑪西地區的一片可可樹林里。她說丈夫并不想回國,因為回來后就必須面對近60萬元的高利貸。
她說:“只有留在那里,才有一線希望。希望加納政府再給我們半年時間,讓我們可以回本。”
鐘麗麗和曾正花有著同樣的處境,她有一個集裝箱的機器設備停靠在加納的特馬港,但她的丈夫現在也只能躲在加納庫瑪西的山上。她說,那艘貨輪已經停靠在特馬港港口,船上的幾十個集裝箱都是上林人發過去的。集裝箱一般通過蘇震宇的漢瑟美林公司提貨,但現在,蘇震宇也無能為力。
鐘光明說,如果上林人在加納的3000條每條價值200萬元的淘金生產線被丟棄了,那么90%以上的入股者都將虧本,這將引起上林縣信貸的崩盤。
鐘紹學,這個傳說成了億萬富豪的上林人說:“上林人很輕率、很可悲,我一早就說,加納淘金是一場危險的賭博,隨時會輸得一無所有,但沒有人愿意聽我的。”
這個最早在加納淘金的人,也可能是最早從加納抽身而退的人,在2008年8月后便斷絕了與加納的聯系。 供圖/CFP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