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八旬老太不離不棄
照顧兩智障兒61年
即日起本報面向河北城鄉,征集70歲以上的高齡慈愛老人
在辛集市中里廂鄉泊莊村,幾乎每戶農家都由喜慶的紅磚墻圍起,84歲的張小僅與兩個智障的兒子住在村子中心,的家沒有院墻,泥濘的院落里,因年久而變得發黑的土坯房已經坍塌了兩間,仿佛已經無人居住。村民們告訴記者,張奶奶已照顧兩個兒子61年了。
我們身邊不難發現有這樣一群老人:他們本該盡享天倫之樂,卻在照顧膝下生活不能自理的兒女,或是照顧著更加年邁的長輩。即日起,本報聯合河北省老年事業促進會、河北省老年事業發展基金會,面向河北城鄉征集70歲以上的高齡慈愛老人,為他們進行現金資助、實物資助、脫貧幫扶以及志愿者上門服務。
■故事
木板凳搭的床
娘仨睡了幾十年
近日,記者驅車來到辛集市中里廂鄉泊莊村,在村民的帶領下,來到張小僅老人家。
掀起房門上懸掛的破爛不堪的門簾,記者看到正在舀大米的張小僅,她拿起煤球爐子上冒著蒸汽的鐵鍋蓋,將鋁勺里沒淘的米一下倒進開水鍋。
“你來了?”看到記者后,張小僅反復叨念:“我們生活沒困難,餓不著,村里給我安了水管和燈泡,沒要錢,你們還老來看我……”
張小僅顫顫巍巍說話間,記者感到坐著的床板很咯,掀起一張單薄的滿是油污的灰床單才發現,所謂的床,不過是六七條長板凳拼在一起,再放上幾塊兩寸厚的木板而已,張小僅和兩個兒子就是在這樣的兩張“床”上睡了幾十年。
雖已年近九旬
照顧倆兒一日兩餐
張小僅說,她十幾歲嫁過來后就一直住在這間屋里,七十年了。
“這么多年都是您自己做飯?”記者問。
“恩,倆孩子不會。”
“除了熬粥還做別的么?”
“麥子換饃饃、還有咸蘿卜”
每次交流,記者都得湊到她耳邊大聲地、一字一頓地重復幾遍,張小僅耳朵背,近幾年已經很難正常跟村里人交流了,跟兩個兒子交流也多是靠嘴型、表情、手勢。張小僅說,照顧倆兒子她習慣了,“一天做兩頓,不累!”說話間,她44歲的二兒子突然從外面進屋,朝著爐子上鐵鍋走過來,鼻子里哼哼著。
“他餓了。”張小僅習慣了二兒子用這樣的方式跟她交流。
“她的二兒子不會說話、也不會干基本家務。”村民們說,大兒子相對好些,雖然不會做飯,但知道去撿拾別人家扔出來的廢報紙、廢紙箱、廢紙盒,回來賣點錢補貼家用。平日里,大伙經也常會過來送些吃的,老人家里有什么修水管、修電線的活兒,也會過來幫著干。
賣廢品的錢
老人每筆都記賬
中午時分,張小僅61歲的大兒子扛著上午撿拾的半編織袋廢紙回來了,遠遠看到家里來了陌生人后,不敢上前。緊接著,一輛三輪車拐進了院里,“我經常來這兒收廢品。”那人告訴記者,平時每隔十來天來收一次。
“十來天撿回來的廢品能賣多少錢?”面對記者的詢問,大兒子靦腆地笑了笑,沒說話,爬滿皺紋的臉上露出了一份天真。
“多數時候能賣個八塊、十塊。”收廢品的老李頭接過話茬說,他將廢品分類后一一過秤,然后把斤數和錢數記在一個破舊的小學生作業本上。“你看好了昂!”老李頭算好帳,掏出兩張十元錢遞了過來。盡管只有兩張,張小僅還是用蘸著口水的手指頭數了一下,然后掏出棉襖里的手絹,像包嬰兒一樣將錢包裹起來后放回棉襖兜里。同時將老李頭剛才記賬的作業本折了一下裝進口袋。
“那個本是老太太的賬本,”老李頭說,他付錢之前都會在本上寫下每筆交易的詳細記錄。
怕兒子找不到家
她不肯不搬離祖屋
泊莊村村主任楊杏禮告訴記者,張小僅共有六個子女,四個閨女,兩個兒子。兩個兒子智力發育遲滯,小兒子還是聾啞人。四個閨女成年后全嫁了出去,家里只剩下兩個兒子和張奶奶老兩口。二十年前,張奶奶的老伴也去世了,她就獨自拉扯兩個兒子。
楊杏禮說,目前張小僅母子三個人分別吃五保和低保,村委會常常惦記著他們娘仨。去年,他們幾個村干部找了一套沒有人住的紅磚房,希望娘仨搬過去,但老人執意不肯。老人說,她在這里生活了70多年,兩個兒子也都一直住在這里,怕搬家后兩個兒子出去玩回來找不到家。
“好多人都惦記著我,給我送米送面。”老人一遍一遍地念叨著。楊杏禮說,村里會好好照顧他們,讓他們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活動
尋找身邊的
“高齡慈愛老人”
生活中,我們身邊不難發現有這樣一群老人:他們已進入高齡,本該盡享天倫之樂,但卻還在照顧著因為種種原因,生活不能自理的兒女;還有一些老人,本應盡享天年,卻在照顧著年事更高的老人。
為此,昨日上午,由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省老齡工作委員會、省老年事業促進會、省老年事業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征集和關愛高齡慈愛母親”公益活動在石家莊啟動。本次活動的征集對象是河北城鄉70歲以上的高齡慈愛老人,通過本次征集,將對全省1000名家境困難的高齡慈愛老人進行資助和幫扶;事跡特別感人的慈愛老人,將參選“感動河北十大高齡慈愛母親”評選。
即日起,本報聯合河北省老年事業促進會、河北省老年事業發展基金會,征集70歲以上的高齡慈愛老人,為家境困難的他們進行現金資助、實物資助、脫貧幫扶以及志愿者上門服務。
征集范圍:無論是照顧膝下生活不能自理的兒女,還是照顧更加年邁的長輩,只要她(或他)用羸弱的身軀撐起一片天,身處困境仍不折不屈,是河北城鄉70歲以上高齡慈愛老人,我們就會對他們給予關注。
如果您身邊有這樣的老人,或能提供貨相關線索,請撥打83830000與我們聯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