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12日政協會閉幕,早晨的北京居然下起了細雨,這給即將分手道別的人們似乎平添了些離愁別緒。
大會堂主席臺昨天又坐得滿滿當當,政治局老常委、老委員們在開幕式后,又一次聚齊再回到會場。第一排坐的是前天剛選出的24位政協主席和副主席,俞正聲坐中間,令計劃和杜青林分坐其左右。央行行長周小川頂著一頭灰白的頭發,坐在右五位置。第二排照例坐著新老政治局常委和委員,老記點了下,恰好31人,和開幕式時的人數一樣多,正所謂有頭有尾前后呼應。轉眼10年過去,胡溫第四代領導馬上就是「老同志」了,老記透過望遠鏡看著主席臺上的他們,想著這10年的風風雨雨,心中有些感慨。
大會首先表決通過賈慶林的政協工作報告,贊成2145票,反對5票,棄權10票。接下來播音員宣讀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會場一致鼓掌通過。第三項議程是表決十二屆政協一次會議的政治決議,結果2131票贊成,9票反對,23票棄權,7人未按表決器。
老記對有人未按表決器有些納悶,既然是全國政協委員,又來京參政議政,最終卻不表明自己對政治決議的態度,這算是盡職盡責嗎?
司機混淆人大政協
俞正聲宣布政治決議表決通過,會場掌聲一片,掐表一看卻只有4.8秒,有點意外。會場內隨即再響起俞正聲字正腔圓的普通話,俞首先表示,「感謝委員們的信任,選舉我們組成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此時掌聲又起,這次比較熱烈,持續7.4秒。
講話中,俞強調,「要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這話比較耳熟,胡錦濤在十八大上講「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只能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吳邦國在前年的人大會議上明確說,中國有「七確立」和「五不搞」,這些話和俞正聲所說,其實一脈相承。這說明,中共不僅實現了權力平穩交接,而且在「走什么路」的問題上,也已統一認識,并勢必曹隨蕭規。
俞正聲談到政協委員的職責,「鼓勵對黨和政府工作的批評和建議,支持反映人民群眾愿望和訴求的呼聲,鼓勵不同意見的交流和討論,支持講真話、道實情」。老記聽著,想起到京后和的士司機的幾次聊天,他們大都認為人大和政協就是一回事,所以也就不明白干嘛還要分開叫兩個名字。此種現象相信在中國帶有普遍性,這也從反面證明政協在反映群眾呼聲和訴求的力度仍然不夠,「講真話、道實情」的管道還不是很通暢,要不百姓們怎么會分不清人大和政協呢!
誤讀令人很想不通
聽著俞正聲帶有朗誦味的普通話,覺得是種享受。國家領導人的普通話水平越來越與時俱進,這當然是好事。由此,老記忽然想起一件有意思的事,日前的人大會上,最高法院院長王勝俊作高法報告,讀到「妥善處理社會影響較大的案件」時,他將拉薩「3.14」事件、烏魯木齊「7.5」事件,讀成了「三點一四」事件和「七點五」事件。內地網絡上這兩天一直在發酵此事,有網友為此惡搞,說「3.14」要是讀成了π,就更有意思了。
按講,王院長當高院院長已經5年,不至于緊張讀出這樣的錯,但實際上這事還真的就發生了。王是學歷史的,可能他習慣了以中文紀年來表達某一歷史事件,比如甲午海戰、戊戌變法等等,碰到以阿拉伯數字來定義歷史事件,就可能很不習慣。但老記又想,他要是講到盧溝橋事變,難道會說成「七點七」事變?
閑言還是少敘。會場內俞正聲已高聲宣布本次政協會圓滿閉幕,會場兩次響起掌聲:7.5秒和6.4秒。老記看表,其時為9點43分。大會又通知,政協委員將轉場到宴會廳拍攝大合照,委員們隨即列隊步出。
兩千多人和國家領導人合照,這場面,肯定夠壯觀!(蘇仁)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